[发明专利]一种制备大颗粒稀土氧化物的简易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20667.7 | 申请日: | 2010-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809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1 |
发明(设计)人: | 马莹;李莉娜;许延辉;乔军;王宝荣;王晶晶;苏允兰;王笃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包头稀土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1F17/00 | 分类号: | C01F17/00 |
代理公司: | 包头市专利事务所 15101 | 代理人: | 张少华 |
地址: | 014030 内蒙古自***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颗粒 稀土 氧化物 简易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大颗粒稀土氧化物的简易方法,特别是一种用于树脂 填充材料、喷涂材料、抛光材料以及催化剂等领域的大颗粒稀土氧化物的制备 方法,属于稀土氧化物材料制备领域。
背景技术:
稀土氧化物由于其独特的物理性能而广泛应用于陶瓷材料、荧光材料、抛 光材料以及电子材料等领域中。目前,常规方法制备的多为超细稀土氧化物, 而对D50>10μm的稀土氧化物研究相对较少。随着研究和应用的不断深入,对 其粒度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制备大颗粒稀土氧化物已成为发展趋势。
制备稀土氧化物的常用方法是液相沉淀法,其中包括草酸盐沉淀法、尿素 水解法、氢氧化物法以及溶胶-凝胶法等,而草酸盐沉淀法操作简便、实用、经 济、易于工业化,适合于稀土氧化物的工业化生产。
目前,采用的草酸盐沉淀法通常会添加某些分散剂或表面活性剂等添加剂。 如专利CN101381092A提供了一种通过铵盐控制颗粒粒径的大颗粒球形氧化钇 制备方法,采用碳酸氢铵沉淀出D50介于20~100μm的氧化钇产品,但碳酸氢 铵沉淀稀土容易生成絮状沉淀,体积庞大,难以过滤。专利CN1629074A中公 开了一种制备大粒度稀土氧化物的方法,以含铵离子的盐为添加剂,采用草酸 盐共沉淀法制备出粒度大于15μm的氧化钇粉末。此外,专利100393623C中 也公开了一种制备大颗粒稀土氧化钇的方法,但在沉淀过程中需向反应体系中 滴加相当于总量1~10%的有机高分子羧基或氨基絮凝剂以形成草酸盐沉淀,由 此制备出粒径介于50~150μm的稀土氧化物。邓汝富等所著文献“氧化钇微粉 的研究”中提到,在体系中加入酒精的情况下,采用草酸沉淀氯化钇,450~500℃ 下灼烧,得到粒径为0.42~0.87μm的氧化钇粉末。方中心等所著文献“大颗粒 氧化铈粉体的合成及粒度控制”中提到,采用草酸溶液做沉淀剂,制备出大颗 粒氧化铈粉末,但颗粒尺寸仅限于40μm以内。郭峰等所著文献“草酸盐沉淀 法制备纳米CeO2”中提到,以草酸盐沉淀法,同时以乙醇和蒸馏水为溶剂,可 制备出纳米级的氧化铈粉末。
沉淀过程中表面活性剂或分散剂等的加入使得实验复杂化,难以控制,同 时增加了工业生产成本。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不需要添加任何添加剂、 操作简单、成本低、产品粒度大和流动性好的利用草酸盐沉淀制备稀土氧化物 的简易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能够降低生产成本、在不添加任何添 加剂的条件下,采用草酸沉淀法制备大颗粒稀土氧化物的简易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
a.制备稀土盐水溶液;
b.以草酸作为沉淀剂,将配制好的稀土盐溶液加入到调配好酸度的草酸溶 液中通过搅拌进行沉淀,得到稀土草酸盐沉淀;
c.停止搅拌,将沉淀物静置陈化;
d.陈化后的沉淀物经过滤,洗涤,灼烧,得到大颗粒稀土氧化物产品。
所述稀土盐溶液为稀土硝酸盐或稀土盐酸盐;
所述稀土盐溶液是稀土钇或稀土铈的盐溶液;
制备的稀土盐溶液的浓度以REO计为20~350g/L;
所述草酸溶液的酸度为5~8M;
所述制备过程中的搅拌温度介于20~90℃之间;
所述用于调节沉淀剂酸度的酸为硝酸或盐酸;
所述制备的草酸盐沉淀物,于20~90℃之间静置陈化;
所述制备的草酸盐沉淀物静置陈化后,于500~1200℃下灼烧。
制备的大颗粒稀土氧化物的粒度介于10~100μm之间。
本发明的优点是:通过简化草酸盐沉淀过程,不添加任何分散剂或表面活 性剂等添加剂,而制备出粒度大至几十微米的稀土氧化物粉末,产品流动性好, 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包头稀土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未经包头稀土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2066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