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渣余热有压自解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20679.X | 申请日: | 2010-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904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发明(设计)人: | 孙健;钱雷;王纯;范永平;董春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5/00 | 分类号: | C04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锐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1 | 代理人: | 李涛 |
地址: | 10008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渣 余热 装置 方法 | ||
1.一种钢渣余热有压自解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余热自解罐罐体(1)、罐门(2)、盛放钢渣的渣槽(3)、安放渣槽的渣槽支架(4)、运渣轨道(5)、在罐体内壁顶部设置的喷水装置(6)和罐体内壁上设置的用于控制有压自解过程的控制装置(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渣余热有压自解装置,其特征在于:余热自解罐罐体(1)为一卧式圆筒状压力容器,在其一端设有罐门(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渣余热有压自解装置,其特征在于:余热自解罐罐体(1)底部设有渣槽支架(4),盛放钢渣的渣槽(3)被安放在渣槽支架(4)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渣余热有压自解装置,其特征在于:余热自解罐罐体(1)内设有运渣轨道(5),通过运渣轨道(5)完成渣槽(3)进出余热自解罐罐体(1)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渣余热有压自解装置,其特征在于:余热自解罐罐体(1)内壁顶部设置有喷水装置(6),喷水装置(6)沿余热自解罐罐体(1)内壁顶部轴向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渣余热有压自解装置,其特征在于:罐体内壁上设置用于控制有压自解过程的控制装置(7),包括在余热自解罐罐体(1)的不同位置设置的压力检测装置(7-1)、温度检测装置(7-2)和安全装置(7-3),以防止余热自解罐罐体(1)因温度或压力过高而爆炸。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钢渣余热有压自解装置,其特征在于:余热自解罐罐体(1)设有排汽装置(8)、排水装置(9)和冷却系统(10),排汽装置(8)与排水装置(9)分别位于余热自解罐罐体(1)外壁的顶部与底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钢渣余热有压自解装置,其特征在于:余热自解罐罐体(1)上设置的冷却系统(10)包括罐体内部冷却和罐体外部冷却两部分,罐体内部冷却可对渣槽(3)、渣槽支架(4)和罐体内壁进行冷却,罐体外部冷却对罐体外壁及罐门(2)进行冷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渣余热有压自解装置,其特征在于:罐门(2)的直径与余热自解罐罐体(1)直径相等,罐门(2)打开后该余热自解罐罐体(1)可以全部敞开。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9所述的钢渣余热有压自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门(2)配有开闭机构、锁紧机构及密封机构。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6或8所述的钢渣余热有压自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渣槽(3)为一蛤壳式结构,分为左右两瓣,两瓣可以绕中心的转轴转动,打开后可以从底部自动卸料。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渣余热有压自解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是一套压力容器设备。
13.一种钢渣余热有压自解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装渣,将一定温度固态热钢渣装入渣槽(3),渣槽(3)通过运渣轨道(5)进入余热自解罐罐体(1)中,关闭罐门(2)并锁紧;
(2)喷水升压,喷水装置(6)向渣槽(3)内的钢渣喷水,水遇热渣产生蒸汽并在余热自解罐罐体(1)内积聚,从而形成一定的压力;同时喷入的水使钢渣急冷,导致钢渣表层碎裂并产生裂缝;
(3)有压自解,渣槽(3)内的钢渣在一定的蒸汽压力氛围中产生自解粉化,从而实现钢渣稳定化处理;
(4)控制反应,在有压自解的过程中,通过控制装置(7)实时控制余热自解罐罐体(1)内的压力、温度以及水量等重要参数;
(5)冷却,待钢渣余热有压自解结束后,继续向钢渣喷水,以将所述的钢渣继续冷却降温;
(6)出渣,打开排汽装置(8)和排水装置(9),排出剩余蒸汽和水;打开罐门(2),将粉化和稳定化处理后的钢渣通过运渣轨道(5)运出。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钢渣余热有压自解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在余热自解罐罐体(1)的不同位置设置的压力检测装置(7-1)、温度检测装置(7-2)和安全装置(7-3),以防止余热自解罐罐体(1)因温度或压力过高而爆炸。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钢渣余热有压自解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装入渣槽中的钢渣为300~800℃固态热钢渣。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钢渣余热有压自解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渣槽内的钢渣在0.3~0.6MPa的蒸汽压力氛围中产生自解粉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2067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 下一篇:站立式自行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