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力偶合器泵轮/涡轮铸造模型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20699.7 | 申请日: | 2010-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739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发明(设计)人: | 阎德志;梁世伟;范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大南洋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7/00 | 分类号: | B22C7/00;B22C9/28;B22C9/10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地址: | 201109***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力偶 合器泵轮 涡轮 铸造 模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铸造模型,尤其涉及一种液力偶合器泵轮/涡轮铸造模型。
背景技术
泵轮是液力偶合器传递动力的主动轮,由泵轮叶片和流道组成,对工作 介质(油)做功,将原动机的机械能转换成介质的动能和势能,涡轮与泵轮相 对应,由涡轮叶片和流道组成,吸收工作介质的动能和势能,将介质的动能 和势能转换成机械能输出。叶片和流道是组成泵轮和涡轮的主要部分,二者 构成的空间结构称为型腔,型腔的造型与泵轮/涡轮的强度以及偶合器传递动 力的效率相关。
目前,液力偶合器的泵轮和涡轮都是采用铸造模型加工制造。请参阅 图1与图2,现有液力偶合器泵轮/涡轮铸造模型包括流道模型11和多个叶片模 型12,流道模型11上设置有多个插孔,叶片模型12底部设置有插座,铸造 时,叶片模型12和流道模型11进行组装,将叶片模型12插入流道模型11,两 个叶片模型12与流道模型11围成的空间结构即为型腔,将叶片模型12与与流 道模型11组装好后再经过几道铸造工艺就能加工生产出泵轮或涡轮。
但是,如图1所示,由于叶片模型12与流道模型11的配合面为空间曲 线,很难加工,因此通常采用近似曲线配合,这就导致叶片模型12与流道模 型11的配合间隙过大,二者连接处的圆角不仅缺乏准确性,还容易出现尖 角。同时,由于叶片模型12的圆角收边处非常单薄,在放置和组装使用的过 程中,很容易碰伤和磨损,会导致圆角缺损。连接圆角不准确以及圆角尖角 和圆角缺损都会使得叶片和流道不能圆滑过渡,在浇铸时容易出现因浇铸液 流动不畅引起浇铸缺陷,影响型腔的准确性和光滑度,型腔的造型不能满足 设计要求。同时,圆角缺损还会导致在铸造和热处理过程中产生交变应力损 伤铸件。该些缺点都会在结构上导致最终的泵轮和涡轮应力集中,降低了安 全系数,增加了使用的风险,影响泵轮和涡轮的性能。
如图3所示,涡轮13的叶片131和流道132之间的各连接圆角133均缺乏准 确性,连接圆角133上存在圆角尖角和圆角缺损,涡轮叶片131和流道132不 能圆滑过渡,型腔134的造型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增大了偶合器的损耗。
综上所述,现有泵轮/涡轮铸造模型存在叶片模型与流道模型连接处圆角 缺乏准确性、容易出现圆角尖角和圆角缺损的缺点,使得型腔造型不能满足 设计要求,影响液力偶合器泵轮/涡轮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力偶合器泵轮/涡轮铸造模型,以解决现有 技术中液力偶合器泵轮/涡轮铸造模型存在叶片模型与流道模型连接处圆角缺 乏准确性、容易出现圆角尖角和圆角缺损的缺点,使得型腔造型不能满足设 计要求,影响液力偶合器泵轮/涡轮的性能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液力偶合器泵轮/涡轮铸造模型,包括: 若干型腔模型,各型腔模型拼接连接,型腔模型包括模型主体和两流道侧边, 模型主体与泵轮/涡轮的叶片形状相同,两流道侧边分别设置在模型主体两侧, 与模型主体一体成型制成,且模型主体与两流道侧边圆角过渡。
依照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所述的液力偶合器泵轮/涡轮铸造模型,其型腔模 型底部设置有凸起。
依照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所述的液力偶合器泵轮/涡轮铸造模型,其型腔模 型采用铝制成。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利用上述的液力偶合器泵轮/涡轮铸造模型制造液力偶 合器泵轮/涡轮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各型腔模型进行拼接,组装泵轮/涡轮铸造模型;
(2)向组装好的泵轮/涡轮铸造模型中灌入造型用砂,制作泵轮/涡轮砂 型及砂芯;
(3)灌砂完成后,进行拔模处理,取下泵轮/涡轮铸造模型,得到泵轮/ 涡轮砂型及砂芯;
(4)将泵轮/涡轮砂型及砂芯进行合箱,从浇冒口将铝水注入,待冷却后 开箱,得到泵轮/涡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大南洋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交大南洋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206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PHC高强混凝土管桩碳素钢桩尖
- 下一篇:全自动纸浆模塑对滚式成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