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回转式落料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21470.5 | 申请日: | 2010-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049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发明(设计)人: | 郑楫;滕腾;汪泳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楫;滕腾;汪泳 |
主分类号: | B65G47/74 | 分类号: | B65G47/74;A01C7/20;A01C11/02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金耀生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昆明***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回转 式落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可实现多料斗交替施放物料的回转式落料装 置。
背景技术
工农业生产中常常需要将物料(例如块状、粉粒状物料、种子、秧苗等)按一定的时 间间隔施放到特定的对象中(如输送线上的容器、农业种植的垄、塘等)。如果靠手工完 成则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例如,农业种植常常需要将培育好的禾苗移栽到地里,一般禾 苗种植需要满足种植的深度、行距、株距的规定要求。传统的禾苗移栽全靠手工完成,劳 动强度大且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用于工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施放块状、粉粒状物料、插苗的 回转式落料装置,通过它可以将物料按一定的时间间隔快速释放到接收对象中,从而大大 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落料装置主要由料斗组件和回转组件两部分组成,料斗组件的 构成是:由安装板、推板、料斗左右侧板、弹簧、拉杆、扳机、支撑杆、料斗转轴等组成; 安装板通过轴孔安装于左右两个支撑杆上,料斗转轴分别安装于安装板的左右两侧,推板 通过螺栓与顶部连接,料斗左右侧板分别通过轴孔安装于各自的料斗转轴上,并分别通过 一端挂在安装板上的弹簧的拉力保持料斗的闭合状态,左右料斗侧板上部连接处为齿啮 合,尼龙轮、拉杆安装于推板的两个小轴上,扳机通过自身的小轴安装在安装版上、它的 横向端钩挂在安装板上的弹簧上;回转组件的构成是:由带臂转盘、传动轴、链轮、带座 轴承、转盘连杆、拨杆、凸轮等组成,带臂转盘及链轮分别与各自的传动轴通过键连接在 一起;转盘连杆的一端通过轴承与带臂转盘连接、另一端通过带座轴承与带臂转盘连接; 两个传动轴分别通过带座轴承安装在外部机架上;拨杆、凸轮分别用螺钉固定在转盘连杆 的侧壁上;带臂转盘通过其回转臂端端部的通孔分别与料斗的左右支撑杆紧固,料斗组件 与回转组件连接在一起。
本发明的落料装置可以作为旋转插苗装置,安装于特制小车上,其传动轴上的链轮作 为外部动力输入的接口,通过链传动获得动力。小车在外力牵引向前行进的过程中,旋转 插苗装置将苗按设定的深度、行距和株距种植到田地里,实现机械化插苗,从而大大降低 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此外,本发明的落料装置原理还可用于其它需要施放块状、 粉、粒状物料的场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落料装置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落料装置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拨杆、2-凸轮、3-尼龙轮、4-推板、5-安装板、6-弹簧、7-料斗侧 板、8-料斗侧板、9-弹簧、10-拉杆、11-扳机、12-支撑杆、13-料斗转轴、14-传 动轴、15-带座轴承、16-链轮、17-带臂转盘、18-带臂转盘、19-轴承、20-转盘连 杆、21-带座轴承、22-链轮、23-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发明的落料装置由料斗组件和回转组件两部分组成,料斗组件的构成是: 由安装板5、推板4、料斗左右侧板7和8、弹簧9、拉杆10、扳机11、支撑杆12、料斗 转轴13等组成;安装板5通过轴孔安装于左右两个支撑杆12上,支撑杆12可以在安装 板5的轴孔中转动;料斗转轴13分别安装于安装板5的左右两侧;推板4通过螺栓与料 斗侧板7顶部连接;料斗侧板7、8分别通过轴孔安装于各自的料斗转轴13上,并分别通 过一端挂在安装板5上的弹簧6的拉力保持料斗的闭合状态;料斗侧板7、8上部通过齿 啮合连接,并相互传递开合所需的力;尼龙轮3、拉杆10安装于推板4的两个小轴上,并 可以绕小轴转动;扳机11通过自身的小轴安装在安装版5上、它可绕小轴转动并通过一 端钩挂在安装板上的弹簧9提供拉力使扳机11的横向端不会向上抬起拉杆10。回转组件 的构成是:由带臂转盘17、18传动轴14、链轮22、带座轴承15和21、转盘连杆20等组 成;带臂转盘17、18及链轮16、22分别与各自的传动轴14通过键连接在一起;转盘连 杆20的一端通过轴承19与带臂转盘18连接、另一端通过带座轴承21与带臂转盘17连 接;两个传动轴14分别通过带座轴承15安装在外部机架上(图中省略外部机架);拨杆1、 凸轮2分别用螺钉固定在转盘连杆20的侧壁上;带臂转盘17、18通过其回转臂端部的通 孔,用螺母23分别与料斗的左右支撑杆12紧固,使料斗组件与回转组件连接在一起;链 轮22作为传动输入或输出的备用接口。
料斗侧板7、料斗侧板8、在弹簧6的作用下保持闭合状态。在外部动力的驱动下各 料斗将依次完成“闭合--开启-闭合”的工作循环。外部动力通过链轮16和传动轴14驱 动带臂转盘17、18同步逆时针旋转,料斗在随带臂转盘17、18的臂作圆周公转的过程中 始终保持垂直状态;当料斗运动至低点时,凸轮2与尼龙轮3接触并推动料斗侧板7、8 各自绕料斗转轴13反向偏转一个角度使料斗开启(料斗侧板7、8的上部通过齿啮合相互 传递开合所需的力);当料斗开启到最大位置时重力使拉杆10从支撑杆12的上方落下钩 住支撑杆12;料斗继续逆时针公转运动,凸轮2与尼龙轮3脱离,但钩住支撑杆12的拉 杆10使料斗继续保持开启状态;之后,当料斗公转至上升位时,拨杆1与扳机11接触并 向下推动扳机11,使扳机11绕自身的小轴转动一个角度,扳机11的横向端向上抬起拉杆 10,使拉杆10与支撑杆12的钩挂状态解除,料斗侧板7、8在弹簧6的作用下迅速合拢, 复位至闭合状态从而完成一个工作循环。通过改变链轮22的大小可以调整料斗公转速度, 通过调整拨杆1、凸轮2的安装位置可以调整料斗开合的时间,从而使之满足规定的落料 要求。带臂转盘17、18各有三个圆周均布的臂,因此可以同时安装三个料斗。在制造时 通过增减带臂转盘的臂的数量及长度,可增减安装料斗的数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楫;滕腾;汪泳,未经郑楫;滕腾;汪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2147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