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适应高阶横模激光相干合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21534.1 | 申请日: | 2010-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949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04 |
发明(设计)人: | 杨平;许冰;董理治;雷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S3/16 | 分类号: | H01S3/16;H01S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1 | 代理人: | 成金玉;贾玉忠 |
地址: | 610209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适应 高阶横模 激光 相干 合成 装置 | ||
1.一种自适应高阶横模激光相干合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体激光器(1)、光束匹配系统(2)、变形镜(3)、分光反射镜(4)、衰减系统(5)、聚焦透镜(6)、CCD相机(7)、计算机(8)和高压放大器(9);固体激光器(1)输出的高阶横模激光经过光束匹配系统(2)扩束入射到变形镜(3)上,经变形镜(3)反射的光束再经过分光反射镜(4)分光,绝大多数能量的光束被反射输出,少数能量的透射光经过衰减系统(5)和聚焦透镜(6)会聚到CCD相机(7)上,内置于计算机(8)的优化算法用来处理计算机采集到的CCD相机(7)上的光斑信号,沿着使光斑峰值光强增大的方向,不断迭代计算出所需要的控制电压,该控制电压经过高压放大器(9)放大后加载在变形镜(3)的各个驱动器上,驱动变形镜(3)产生相应的形变,补偿高阶横模激光整体波前相位中的畸变、补偿高阶横模光束各节线两侧旁瓣π相位跃变、使高阶横模激光各个旁瓣在远场实现很好的相干合成,从而提升高阶横模激光束的相干特性,实现单台高阶横模激光相干合成输出;所述的变形镜(3)能校正前65阶zernike多项式表征的波前像差,既能产生π相位,又能产生各种复杂的波前相位,能够补偿高阶横模激光各旁瓣的π相位跃变以及整体波前相位中的畸变;
所述的优化算法采用随机并行梯度下降算法SPGD,优化算法要优化的目标为CCD相机上焦斑的峰值光强,按照峰值光强增大的方向不断迭代更新电压值,具体实现步骤如下:
(A)确定性能指标
以CCD相机上焦斑的峰值光强值为优化目标,同时作为性能指标J(k)=J(uk1,uk2,...,ukn),其中,uk1,uk2,...,ukn为在第k代运行时加载到变形镜上的电压值,下标n代表变形镜的驱动器编号;
(B)在确定了性能指标后,随机产生一组相互独立且同为伯努利分布的扰动电压值δuk1,δuk2,...,δukn,并将该组电压值施加在uk1,uk2,...,ukn上;
(C)在当前电压值uk1,uk2,...,ukn上施加扰动电压δuk1,δuk2,...,δukn,然后计算正方向性能指标J+(k)=J(uk1+δuk1,uk2+δuk2,...,ukn+δukn)和负向性能指标
J-(k)=J(uk1-δuk1,uk2-δuk2,...,ukn-δukn);
(D)计算uik+1=uik+γδuki(Jk+-Jk-),i=1,2,…n,其中i表示变形镜驱动器的序号,γ是增益系数,δ为扰动系数;γ取值范围为0.001—0.5,δ取值范围为0.01—1;
(E)判断是否满足算法结束条件,如果满足则结束算法迭代过程;如果不满足则进行第k+1次迭代,转步骤(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2153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