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开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21987.4 | 申请日: | 2010-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630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0 |
发明(设计)人: | 张雨晨;谢一飞;季一岷;汤月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兴汤臣压克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9/22 | 分类号: | B29C39/22;B29C33/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442 江苏省泰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开玻装置,具体说是一种自动分开浇铸有机玻璃注料工艺过程中的两片玻璃模具的装置。
背景技术
有机玻璃浇注工艺在注料过程必须要将两块已用C型夹锁紧的玻璃模具分开,现有分开这两块玻璃模具的方法是用有机玻璃或金属做成的楔型撬棒作为工具,操作人员手拿撬棒向两块模具中间用力打击撬开一个口,然后将注料嘴塞进模具内进行注料,注料完拔掉撬棒。由于操作人员需用力才能撬开玻璃,易造成模具的损伤,而且由于撬棒与模具之间摩擦会在玻璃模具内留下撬棒的屑子和杂质,因而易导致对玻璃模具内造成污染,严重影响产品的透明度,使成品合格率降低;另外,操作人员在整个生产过程中都必须通过以上方法将每片模具用力撬开,人工劳动强度很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分开浇铸有机玻璃注料工艺过程中的两片玻璃模具操作烦琐,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易造成玻璃模具内污染等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全自动化控制、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小的自动开玻装置,以解决现有开玻工序素咯存在的劳动强度大和玻璃模具内易造成污染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自动开玻装置,包括气缸、吸盘、真空发生器和可编辑逻辑控制器,与真空发生器相连接的吸盘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气缸活塞杆的底部,在气压控制器与气缸顶部之间相连接的气管道上设有气缸电磁阀,在气缸控制器与真空发生器之间相连接的气管道上设有真空发生器电磁阀,气缸电磁阀、真空发生器电磁阀和气压控制器均与可编辑逻辑控制器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由上气缸和下气缸组成,吸盘由上吸盘和下吸盘组成,上吸盘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上气缸活塞杆底部,下吸盘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下气缸活塞杆底部,固定有上吸盘的上气缸的缸筒固定在玻璃模具上方的垂直面上,固定有下吸盘的下气缸的缸筒固定在玻璃模具下方的垂直面上。上气缸带动上吸盘吸住上玻璃模具,下气缸带动下吸盘吸住下玻璃模具,同时向相反方向吸开,玻璃模具在吸盘的作用下自动分开,便于从注料口进行注料,注料完后消除真空,上、下气缸带动各自吸盘自动复位,两块玻璃模具恢复原始状态,进入下道工序,玻璃模具开玻完全由自动化控制,工作效率高,无须人工操作,劳动强度低,避免传统使用楔型撬棒撬开玻璃模具造成玻璃模具内污染的问题。
所述上气缸和下气缸固定在玻璃模具的同一条垂直线上,在同一直线上的上、下气缸所带的吸盘对上、下玻璃模板吸附的作用力较大,吸附效果明显,开玻效果好。
本发明采用上、下气缸带动上、下吸盘分别吸住上、下玻璃模具,同时向相反方向吸开使玻璃模具在吸盘的作用下自动分开,有效解决了现有开玻工序所存在的劳动强度大和玻璃模具内易造成污染的问题,使产品合格率提高到100%,并大大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图。
图中:气缸1,上气缸1-a,下气缸1-b,气缸活塞杆1-1,吸盘2,上吸盘2-a,下吸盘2-b,真空发生器3,气压控制器4,可编辑逻辑控制器5,气缸电磁阀6,真空发生器电磁阀7,横梁支架8,操作台支架9,玻璃模具10,上玻璃模具10-a,下玻璃模具10-b,注料口11,气源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自动开玻装置,包括气缸1、吸盘2、真空发生器3、气压控制器4和可编辑逻辑控制器5,与真空发生器3相连接的吸盘2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气缸活塞杆1-1的底部,在气压控制器4与气缸1顶部之间相连接的气管道上设有气缸电磁阀6,在气压控制器4与真空发生器3之间相连接的气管道上设有真空发生器电磁阀7,气缸电磁阀6、真空发生器电磁阀7和气压控制器4均与可编辑逻辑控制器5相连接。所述气缸1由上气缸1-a和下气缸1-b组成,吸盘2由上吸盘2-a和下吸盘2-b组成,上吸盘2-a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上气缸1-a的活塞杆底部,下吸盘2-b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下气缸1-b的活塞杆底部,固定有上吸盘2-a的上气缸1-a的缸筒固定在横梁支架8上、位于玻璃模具10的上方垂直面上,固定有下吸盘的2-b下气缸1-b的缸筒固定在操作台支架9上、位于玻璃模具10的下方垂直面上,且上气缸和下气缸固定在玻璃模具的同一条垂线上,上气缸1-a和下气缸1-b分别经气缸电磁阀6,真空发生器电磁阀7连接气源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兴汤臣压克力有限公司,未经泰兴汤臣压克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219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合玻装置
- 下一篇:一种内墙板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