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工业絮状污泥制备颗粒有机肥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22381.2 | 申请日: | 2010-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869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8 |
发明(设计)人: | 寇光智;裴振洪;于海彬;周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照金禾生化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F7/00 | 分类号: | C05F7/00;C05F17/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苗峻 |
地址: | 2768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工业 絮状 污泥 制备 颗粒 有机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保领域的废弃物综合利用,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柠檬酸工业絮 状污泥经制备颗粒状有机肥的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有机农业的生产需要土壤提供可供作物生长繁殖的营养物质和自下而上 环境。但农业的过度开发,尤其是长期偏施单质化肥,产生许多问题,化学肥 料虽使用方便,见效快,但大部分均为无机肥料,存在诸多弊端,如养分单一, 缺乏植物生长所需的一些微量元素,因而栽培出来的作物、果蔬味道变差,长 期使用还会使土壤板结,破坏土壤结构。
有机肥料内含丰富的有机质和各种营养元素,进入土壤能够促进土壤团粒 结构的形成。团粒结构的形成使土壤变得疏松、绵软,保水保肥性能增强,水、 气、热更加协调,减少土壤板结,有利于保水、保肥、通气和促进根系发展, 为农作物提供舒适的生长环境。
在柠檬酸工业有机废水生化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絮状污泥,该类污泥含 水率高,脱水困难,综合利用率低,处理成本高,目前流行的做法是直接晾晒, 堆垛发酵,但会占用大量土地,晾晒周期长,因此,污泥的处理、处置及综合 利用已成为环保领域的重要课题。由于有机废水生化处理过程产生的絮状污泥 中有机质含量非常高,并含有多种营养元素和矿物质,实践表明,将该类污泥 制成有机肥用于农业切实可行,而且可以有效的提高肥料的使用效率。
目前在有机肥后处理造粒工艺中,通行的工艺是转鼓造粒、挤压造粒和圆 盘造粒,再经颗粒抛光整型机整形等多道处理工序制备颗粒有机肥,能耗高, 设备投资大,不利于整个造粒技术的进步和推广应用,因此改变现有造粒技术 也已成一大趋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柠檬酸工业絮状污泥处理上所存在的诸多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 了一种利用柠檬酸工业絮状污泥经高温晾晒、发酵菌种剂发酵、新型连续造粒 机造粒制备颗粒状有机肥的工艺方法,环保絮状污泥经过脱水,晾晒后添加发 酵菌种,经过7-8天的发酵后,熟料水分含量25-35%,其中部分回掺,以微调 进入发酵工艺前的污泥水分,然后经筛分、磁选、陈化,进入造粒区,粉状有 机肥添加定量粘结剂,混匀后经新型造粒机连续造粒、烘干、冷却、筛分即可 生产粒状有机肥。该肥料营养丰富、肥效持久、易储存,同时解决了环保絮状 污泥不易处理的现状。
本发明采用的具体工艺步骤如下:
(1)环保絮状污泥经离心机脱水后,掺加纤维类辅料,掺加比例按干基重 量比为0.8-1.5,以调节污泥的水分和透气性;
(2)将上述经过预处理的污泥进行高温晾晒脱水,使晾晒后污泥的含水率 为50-60%;
(3)晾晒好的污泥转入混合区,添加发酵菌种,添加比例为1.5-2.5‰, 混匀后移入连续发酵池采用浅池连续好氧发酵,发酵周期7-8天,发酵后熟料 水分含量其重量分数为25-35%;
(4)所得熟料经过筛分、磁选、陈化后按照熟料整体重量的4-6‰添加粘 结剂,混合均匀后经造粒机连续造粒、烘干、冷却、筛分即可生产粒状有机肥。
由于本发明所提到的絮状污泥为柠檬酸工业有机废水生化处理时产生的絮 状污泥,有机质含量非常高且粘度较大,在其中掺加花生糠获秸秆类或纤维类 等物质后,通过这些纤维类植物的纤维特性,调节污泥的水分和污泥中的透气 性,从而方便后处理工艺,缩短晾晒的周期,为了达到更好的处理效果,环保 絮状污泥经离心机脱水后,控制器含水率为80-90%,为后部处理减轻处理压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照金禾生化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日照金禾生化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223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