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用水热法制备纳米钛酸锶钡粉体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22391.6 | 申请日: | 2010-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868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8 |
发明(设计)人: | 樊慧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5/626 | 分类号: | C04B35/626;C04B35/465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黄毅新 |
地址: | 71007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用 法制 纳米 钛酸锶钡粉体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钛酸锶钡(以下简称BST)纳米粉体的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采用水热法制备纳米钛酸锶钡粉体的方法。
背景技术
文献“S.B.Deshpande,Y.B.Khollam,S.V. Bhoraskar et al.,Synthesis andcharacterization of microwave-hydrothermally derived Bal-xSrxTiO3 powders,MaterialsLetters 59(2005)293-296”公开了一种采用微波水热法制备钛酸锶钡粉体的方法,即将混合原料置于微波加速反应器中反应,然后高温加热烧结制备BST粉末,但是得到的粉体粒度处于微米亚微米范围,且SEM表征可见,粒度分布不均匀,所以还达不到工业化的生产和使用的目的。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方法制备的钛酸锶钡粉体粒度分布不均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用水热法制备纳米钛酸锶钡粉体的方法,通过控制不同钡钛比例,可以得到粒度分布均匀的钛酸锶钡粉体。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采用水热法制备纳米钛酸锶钡粉体的方法,由硝酸锶、硝酸钡,锐钛矿相氧化钛和矿化剂制备而成,其特点是包括下述步骤:
(a)将硝酸锶、硝酸钡、锐钛矿相氧化钛和矿化剂,按照化学计量比BaxSr1-xTiO3配料,其中0.05<x<2.5,矿化剂的浓度为2~5mol/L;
(b)将步骤(a)所配料加入有聚四氟乙烯内衬的高压釜,然后按照高压釜体积62.5%的填充量加入去离子水,同时用玻璃棒轻轻的搅拌,随后1~5℃/min的速度升温到水热温度100~160℃,保温12~48h,随炉冷却至室温;
(c)将步骤(b)得到的粉体用去离子水反复冲洗过滤,直至过滤后的去离子水的PH值为中性时烘干。
所述矿化剂是NaOH或者KOH任一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发明采用水热法制备纳米钛酸锶钡粉体,通过控制不同钡钛比例,得到了粒度分布均匀的钛酸锶钡粉体,而且避免了烧结过程中易导致晶粒长大和杂质混入等缺点。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制备的BST粉体的TEM图片。
图2是实施例2制备的BST粉体的TEM图片。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实施例1,称量1molSr(NO3)2、1molBa(NO3)2、1.2molTiO2,再加入2mol/L的矿化剂NaOH 50ml配料,直接加入有聚四氟乙烯内衬的高压釜,然后加入31ml去离子水,同时用玻璃棒轻轻的搅拌,随后以1℃/min的速度升温到水热温度160℃,保温24小时。保温结束后,随炉冷却至室温,将得到的粉体用去离子水反复冲洗过滤,直至过滤后的去离子水的PH值为中性结束。在烘箱中烘干。采用Hitach S-530扫描电镜对所制备的BST粉体进行显微结构的分析。
图1是r(Ba/Ti)=1.2时得到的BST粉体的SEM照片,从图中可以看出,所制备的BST粉体粒度大小在120nm左右,大小比较均匀。
实施例2,称量1molSr(NO3)2、1molBa(NO3)2、1.4molTiO2,再加入3mol/L的矿化剂KOH50ml配料,直接加入有聚四氟乙烯内衬的高压釜,然后加入31ml去离子水,同时用玻璃棒轻轻的搅拌,随后以3℃/min的速度升温到水热温度140℃,保温12小时。保温结束后,随炉冷却至室温,将得到的粉体用去离子水反复冲洗过滤,直至过滤后的去离子水的PH值为中性结束。在烘箱中烘干。采用Hitach S-530扫描电镜对所制备的BST粉体进行显微结构的分析。
图2是Ba/Ti比r(Ba/Ti)=1.4时得到的BST粉体的SEM照片,从图中可以看出,所制备的BST粉体粒度大小在150nm左右,大小比较均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223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