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容量高功率磷酸亚铁锂动力电池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22580.3 | 申请日: | 2010-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950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发明(设计)人: | 沈晓彦;唐琛明;周建新;王兴威;沙永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海四达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新动力电池及其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25 | 分类号: | H01M10/0525;H01M4/136;H01M10/058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容量 功率 磷酸 亚铁 动力电池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大容量高功率磷酸亚铁锂动力电池及其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电池包含正极片、负极片、隔膜、电解液及电池外壳,正极片由铝箔涂覆正极浆料构成,负极片由铜箔涂覆负极浆料构成,隔膜为具有微孔的聚丙烯或聚乙烯或三层聚丙烯/聚乙烯/聚丙烯复合薄膜,电池外壳由不锈钢壳体和盖帽组成,盖帽中间设有防爆膜,侧边设有注液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其特征在于正极浆料组成(重量百分比)按活性材料94%-99%、粘结剂1-4%;负极浆料组成(重量百分比)按中间相碳微球88%-94%、导电剂1%-3%、粘结剂3%-6%、草酸0.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其特征在于正极浆料中的活性材料为微米级的磷酸亚铁锂粉体与导电剂进行机械混合搅拌,按(重量百分比)磷酸亚铁锂95%-99%、导电剂1%-5%、同时喷入不超过粉体重量10%的N-甲基吡咯烷酮预先润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其特征在于磷酸铁锂粉体振实密度在1-1.5g/cm3,比表面积大于15m2/g,D50在3-8μm。
5.据权利要求2所述,其特征在于导电剂为碳黑、乙炔黑、导电石墨、碳纳米管中的一种或几种,粘结剂为聚偏氟乙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其特征在于正极片为长方形,极片宽度方向一侧设置有一个极耳;负极片为长方形,极片宽度方向一侧设置有一个极耳。正极片和负极片通过交替叠加形成极组,正极片与负极片之间放置隔膜,最外层极片都为负极片,同类极片的所有极耳通过超声焊接连接,最后将两个或两个以上极组的极耳与相应电极超声焊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其特征在于制造方法包括五个步骤:首先进行正极活性材料的预处理:将磷酸铁锂粉体与导电剂进行机械混合搅拌,同时喷入适量的N-甲基吡咯烷酮预先润湿,混合均匀后制成正极活性材料;第二步制备正极:将正极活性材料置于含粘结剂的N-甲基吡咯烷酮溶液中,通过搅拌混匀形成正极浆料,涂覆于铝箔上;第三步制备负极:将中间相碳微球和导电剂置于含粘结剂和草酸的N-甲基吡咯烷酮溶液中,通过搅拌混匀形成负极浆料,涂覆于铜箔上;然后进行正负极片的制备:将正负极烘干、辊压、分条、冲切,制成特定尺寸的带极耳的正负极片;最后组装成电池:按常规工艺将正负极片交替叠加制成极组,正负极片之间放置隔膜,极组最外层极片都为负极片,然后装入电池外壳,通过真空注液机注入电解液,开口化成后用小钢珠将注液孔激光焊接密封,即制得磷酸亚铁锂电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海四达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新动力电池及其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海四达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新动力电池及其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2258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试样的分析处理中的数据输出方法、分析装置以及分析系统
- 下一篇:LED射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