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间罐旁通式双通道电磁精炼与加热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22885.4 | 申请日: | 2010-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671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07 |
发明(设计)人: | 李爱武;毛斌;蒋海波;胡建华;李楷模;杨立军;张志伟;辛志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中科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41/01 | 分类号: | B22D41/01;B22D11/116 |
代理公司: | 岳阳市科明专利事务所 43203 | 代理人: | 彭乃恩;陈庆元 |
地址: | 414000***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间 通式 双通道 电磁 精炼 加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铸电磁精炼加热装置,特别指一种中间罐旁通式双通道电磁精炼与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连铸中间罐的加热装置由下列构件组成:它是由两条平行的直线耐火材料通道、口字形铁芯和单线圈、一个方形无底防护套、空冷系统组成的加热装置;各构件按下列方式连接或组合:整个装置安装在中间罐与大包注入口的中间,方形无底保护套安装在中间罐的后面的中部,在保护套的左右两侧靠近中间罐的底部埋设两条直线形耐火材料通道,加热器的铁芯跨于保护套和中间罐的部分壳体,有线圈的一侧置于保护套内,无线圈的一侧置于中间罐外。
其工作过程是:当加热器的线圈馈给单相交流电后,在闭合的口字形铁芯中激发交变的磁通,交变的磁通就在与铁芯匝链的钢水和中间罐壳体中产生感应电流,该感应电流在通道中钢水内感生焦耳热,从而加热钢水,同时也在中间罐壳体中也产生焦耳热。
它有下列不足:加热功率受限、设备结构庞大,不利于现有中间罐的改造,不利于推广应用。其原因是:由于整个装置安装在中间罐与大包注入口的中间,致使整体结构庞大;由于结构制约加热通道较短;由于单线圈,限制了加热功率的增加;由于采用了空气外冷,不仅冷却效率低而且设备也庞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问题加以改进和创新,提供一种中间罐旁通式双通道电磁精炼与加热装置,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加热通道短、加热功率受限、整体结构庞大不利于现有中间罐改造的不足,提供一种旁通式双通道电磁精炼与加热装置,它具有加热通道长、双感应器加热功率大、内冷效率高、加热装置体积小,适合中间罐特别是现有中间罐的技术改造,该装置能整体拆装,维修方便。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中间罐旁通式双通道电磁精炼与加热装置,其特点是包括:中间罐、大包注入口和弧形通道,及环绕弧形通道安装的感应加热器,其中:弧形通道设置于大包注入口室的两侧,且连接大包注入室与中间罐浇注室,感应加热器铁芯环绕弧形通道设置。
本发明的优点及有益效果:该装置为中间罐提供外部热源,补偿连铸过程中的热损耗,实现连铸过程的低过热度恒温浇铸,同时对流过通道的钢液进行箍缩,将钢液中的夹杂物及氧等挤出,借此提高连铸坯表面和内部质量。它具有通道长、加热功率大、内冷效率高、加热装置体积小,适合中间罐特别是现有中间罐的技术改造,该装置能整体拆装,维修方便。本发明的旁通式双通道电磁精炼与加热装置安装在大包注入口的两侧,基本上不改动中间罐的基本构形及大包注入口与各浇注口的相对位置,特别适合于现有中间罐的技术改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主视图。
图2是图1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图2可知,本发明包括中间罐6、大包注入室8和弧形通道4,及环绕弧形通道4安装的感应加热器,其中:弧形通道4设置于大包注入室8的两侧,且连接大包注入室8与中间罐浇注室6,感应加热器铁芯1环绕弧形通道4设置。
本发明所述的感应加热器包括铁芯1、线圈2、轭铁5和外磁保护套3,其中外磁保护套3设置在大包注入室8与弧形通道4的之间,铁芯1跨于保护套3和中间罐6的壳体,且有线圈2的铁芯1置于保护套3内,无线圈2的一侧铁芯置于中间罐6外。所述的弧形通道4埋设在大包注入室8的两侧,且靠近中间罐6的底部。所述的感应加热器分别设置在弧形通道4上,或者只在一侧弧形通道4上设置感应加热器。所述的中间罐6设有浇注口7,大包注入室8设有注入口9。
本发明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的描述,并非对本发明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思想的前提下,本领域中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中科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南中科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2288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航空发动机机匣五轴插铣加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喷雾器的喷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