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转发短信的方法、系统和实现该方法的短信网关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23148.6 | 申请日: | 2010-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963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发明(设计)人: | 杨剑;奚加荣;刘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12 | 分类号: | H04W4/12;H04W4/14;H04W68/00;H04W88/16;H04W88/18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赛嘉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04 | 代理人: | 余朦;王艳春 |
地址: |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发 短信 方法 系统 实现 网关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移动通信中的数据业务领域,更具体地,涉及利用短信网关转发短信的方法、实现该方法的短信网关、以及包括该短信网关的系统。
背景技术
在短信增值业务中,短信网关位于SP(Service Provider,服务提供商)和短信中心之间,用于接收SP发送的短信,对其进行鉴权,并将通过鉴权的SP短信转发至短信中心。由于短信网关的存在,避免了短信中心受到大量SP短信的冲击,从而保证了短信中心的安全。
在现有技术中,短信网关在对SP下发的短信鉴权成功之后,立即向短信中心转发该短信。短信中心暂存该短信,并向用户发送该短信。用户终端在接收到短信之后,生成表示成功接收的状态报告发送至短信中心。短信中心在接收到表示用户成功接收的状态报告后,将暂存的该短信释放,并将该状态报告转发至短信网关。然后由短信网关将该状态报告发送至SP。
如果用户未能成功接收短信,即,短信中心在一段时间内(例如,几分钟内)未能收到用户成功接收的状态报告,短信中心则在短信有效期(例如,48小时)内不断尝试下发该短信,直到接收到成功发送的状态报告或者超时(即,超过短信有效期)。在短信超时仍未被成功接收的情况下,短信中心将丢弃该条短信,并生成表示发送失败的状态报告发送至短信网关,短信网关将其转发给SP。
在现有的上述方案中,当用户终端由于异常的状态(例如,关机、信号不好、已停机或已销号等)而不能接收短信时,短信网关仍然会将要发至该用户的短信发送至短信中心,由短信中心下发至用户。这样,发送至该用户的SP短信将积压在短信中心,并且短信中心不断地尝试下发,增大短信中心存储和转发的压力。此外,在用户终端在例如48小时或更长时间内不能恢复正常状态的情况下,短信中心将对发送至该用户的每一条超时未被接收的短信生成一条失败状态报告,给短信中心增加了负担,导致短信中心的短信下发成功率下降。
因此,期望提供一种方法来有效地降低短信中心的压力,提高短信中心的短信下发成功率。
发明内容
本申请旨在提高下发SP短信的成功率。
为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利用短信网关转发短信的方法,包括:接收服务提供商向用户终端发送的短信;在异常终端列表中查询是否存在所述用户终端的信息,所述异常终端列表中记录了状态异常的用户终端的信息;以及如果所述用户终端不在所述异常终端列表中,则转发所述短信;否则,将所述短信保存在所述短信网关。
本申请还提供了实现上述方法的短信网关和包括该短信网关的系统。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短信网关在接收到SP发送的短信后,首先判断该短信的目的用户终端的状态是否正常;对于状态异常的终端,先不转发短信,而是将短信暂存在短信网关中,待其状态恢复正常后再转发暂存的短信。因此,根据本申请提供的方法、系统和短信网关缓解了短信中心的压力,并提高了短信下发的成功率。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方式的利用短信网关转发短信的方法;
图2是根据本申请转发短信的系统中短信网关正常下发短信并在预定时间内接收到成功状态报告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转发短信的系统中短信网关正常下发短信并在预定时间内未能接收到成功状态报告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转发短信的系统中短信网关将发送至异常终端的短信保存而并不下发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方式在图1的步骤S103之后执行的方法;
图6示出了根据本申请转发短信的系统中短信网关延迟接收到成功状态报告的情况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方式在图1的步骤S103之后执行的另一方法;
图8示出了根据本申请转发短信的系统中用户终端超过短信有效期仍未被接收时的示意图;
图9示出了存储在短信网关中的短信超过短信有效期时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短信网关的示意框图;
图1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短信网关的示意框图;以及
图12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又一实施方式的短信网关的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231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损伤长度测定系统及损伤长度测定方法
- 下一篇:抗噪声切换式转换电路及其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