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吸引压板机构及液滴喷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23166.4 | 申请日: | 2010-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23373B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8 |
发明(设计)人: | 前川博宜;大屋瞬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41J11/02 | 分类号: | B41J11/0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张宝荣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引 压板 机构 喷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打印机等的液滴喷出装置,其具备吸引压板,将记录 纸吸引到限定印刷位置的压板面并输送,特别是涉及吸引记录纸的压板的 表面形状及吸引孔的配置的改良。
背景技术
在喷出油墨液滴从而向记录纸印刷的喷墨打印机中,将记录纸紧贴于 限定印刷位置的压板面并精度良好地确保压板间隔这一点在确保印刷质 量方面很重要。因此,为使记录纸在紧贴于压板面的同时被输送,使用将 记录纸空气吸引于压板面并在该压板面上(通过送纸辊)输送的吸引压板。 在吸引压板中,在形成为箱状的压板单元的压板面上设置有用于吸引记录 纸的多个吸引孔。并且,通过风扇从压板单元的内部向外部排气,由此使 压板单元内产生负压,将记录纸吸着到压板面并保持。
在专利文献1中揭示有下述打印机:所述打印机具有吸引压板,在该 吸引压板中,沿着记录纸的输送方向延伸的凸条以规定间隔并排形成于压 板面上,并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沿着与记录纸的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将 各凸条间隔开,从而将压板面划分为格子状。在专利文献1中,在由凸条 和隔板划分的各凹陷部的底面各设置一个吸引孔,在记录纸输送到覆盖各 区间的位置时,各区间通过各吸引孔吸引而形成密闭空间。由此,能够抑 制在记录纸没有跨越压板面的整个面时由从吸引孔漏入空气引起的吸引 压力的下降,从而抑制印刷质量的下降。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138305号公报
图7为表示从吸引孔流入压板单元内的吸引空气的流量(风量Q)和 来自吸引孔的吸引压力(静压P)的关系的P-Q特性曲线图表。如该图 表所示,若由于从吸引孔漏入空气而使吸引空气的流量增加,则吸引压力 下降。为使记录纸适当地保持在压板面,需要以将吸引压力设置为适当的 值的方式(例如,以将其设置为图7的适当压力范围Pa内的吸引压力的 方式)设定包含漏入空气在内的空气的流量而设置吸引压板。
在专利文献1中,通过由凸条或隔板将压板面划分为多个吸引室,从 而使被记录纸覆盖的各吸引孔的周围为密闭空间。通过所述构造,能够抑 制在记录纸没有跨越压板面的整个面时的空气的漏入,从而抑制流量的增 加及吸引压力的下降。
但是,在多个吸引室及吸引孔均等地分散配置于压板面的专利文献1 的结构中,在对纸宽小的记录纸印刷时,配置于记录纸的纸宽的外侧而始 终处于开放状态的吸引孔较多。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即使记录纸的前端 到达吸引压板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前端)附近,从纸宽方向的两侧的吸 引孔漏入的空气较多,吸引压力可能脱离图7的适当压力范围Pa。
因此,通过根据记录纸的纸宽或记录纸的前端的到达位置调整吸引风 扇的吸引力,可以将对被输送的记录纸的吸引压力调整到适当的范围内。 或者,若将压板面分割为多个区域而形成各区域能够独立地吸引的结构, 则根据被输送的记录纸的纸宽和输送位置仅吸引必要的区域,能够使吸引 压力处于适当的范围内。但是,若进行所述调整控制而设置调整机构,则 产生吸引控制变得复杂,或者吸引机构的结构变得复杂、零件成本变大的 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不进行根据纸宽或输送位置的吸引调整而将用 于将各种宽度的记录纸吸引到压板面的吸引压力及吸引空气的流量保持 在适当的范围内。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吸引机构具有:与液滴喷出头对置的压板 面、将沿着该压板面输送的记录纸吸引到该压板面的吸引机构,其特征在 于,
在所述压板面的与记录纸输送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的大致中央配置 有第一吸引区域,该第一吸引区域由沿记录纸输送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一凸 条和沿所述宽度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二凸条划分成格子状,该第一吸引区域 的各格子状划分室的底部构成矩形状的第一吸引孔,
在所述压板面的所述第一吸引区域的两侧设置有第二吸引区域,在该 第二吸引区域形成有配置或形状与所述第一吸引区域的所述第一吸引孔 不同的第二吸引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未经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231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