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酮咯酸氨丁三醇的胶囊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23517.1 | 申请日: | 2010-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569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发明(设计)人: | 赵志全;陈小伟;曹淑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新时代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9/48 | 分类号: | A61K9/48;A61K31/407;A61P2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005***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酮咯酸氨丁三醇 胶囊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酮咯酸氨丁三醇的胶囊剂,其特征在于该胶囊是由酮咯酸氨丁三醇普通微丸和包衣微丸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后装入胶囊壳制成,其中普通微丸和缓释微丸的重量份数比为1:3~1:5;所述的包衣微丸是由普通微丸和包裹在其外的缓释衣层组成,缓释衣层和普通微丸的重量份数比为5~15:100;所述的缓释衣层由成膜材料、增塑剂、致孔剂和抗粘连剂构成,成膜材料选自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和乙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多种,增塑剂为丙二醇、甘油单醋酸酯、甘油三醋酸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玉米油中的一种或多种,致孔剂为羟丙甲纤维素、聚乙二醇和黄原胶中的一种或多种,抗粘连剂选自硬脂酸镁或滑石粉;缓释衣层组成为:60%~90%的成膜材料,5%~15%的增塑剂,2%~15%的致孔剂,3%~10%的抗粘连剂;所述的普通微丸是由酮咯酸氨丁三醇、稀释剂和粘合剂组成,其中酮咯酸氨丁三醇占微丸重量的20%~60%,稀释剂占微丸重量的35%~75%,粘合剂占微丸重量的5%~15%;所述的稀释剂选自糊精、微晶纤维素、甘露醇、乳糖和预胶化淀粉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粘合剂选自羟丙基纤维素、羟丙甲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和聚维酮中的一种或多种。
2.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囊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酮咯酸氨丁三醇普通微丸 称取处方量的酮咯酸氨丁三醇和稀释剂置于流化床系统中混合均匀后,喷入一定浓度的粘合剂一步制得含药丸粒,筛分0.3mm~0.8mm的微丸备用;
(2)制备酮咯酸氨丁三醇包衣微丸 先将包衣材料混合后制成一定浓度的混悬液,然后将步骤(1)制得的微丸采用流化床底喷的包衣方法喷入包衣液进行包衣,设定进风温度为40~60摄氏度,喷雾压力为1~3bar,微丸增重5%~15%时停止喷雾,烘干,得到包衣微丸;
(3)将制得的普通微丸和包衣微丸按重量比1:3混合均匀后装填胶囊外壳,即得到酮咯酸氨丁三醇胶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新时代药业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新时代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2351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点灯装置及使用该点灯装置的照明器具
- 下一篇:一种吲达帕胺控释片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