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镁合金无铬无氟磷化溶液及磷化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0123677.6 申请日: 2010-06-21
公开(公告)号: CN101851755A 公开(公告)日: 2010-10-06
发明(设计)人: 崔学军;王修春;卢俊峰;潘喜庆;李庆刚 申请(专利权)人: 山东省科学院新材料研究所
主分类号: C23C22/42 分类号: C23C22/42;C23C22/18;C23C22/13
代理公司: 济南圣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21 代理人: 王立晓
地址: 250014 山***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镁合金 无铬无氟 磷化 溶液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镁合金表面耐蚀无铬无氟磷化溶液配方及磷化方法,属于镁合金表面防腐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镁合金被誉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和前途的绿色工程材料″,其密度小(1.8g/cm3左右),比强度高,弹性模量大,消震性好,承受冲击载荷能力比铝合金大,在航空领域、电子通讯领域、汽车领域等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由于镁的化学性质活泼,电极电位很低(-2.34KV),致使镁合金的耐蚀性差,严重阻碍了它的推广和应用。提高镁合金的耐蚀性,可以从控制合金杂质的含量、开发新的耐蚀合金、表面改性以及表面涂层等方法,而对于大规模工业生产,采用耐蚀保护膜和涂装防护处理,是最为经济易行的方法。

目前,制备镁合金耐蚀保护膜常采用铬酸盐处理,如著名的DOW7工艺采用铬酸钠和氟化镁,制备了具有一定耐蚀性的防护膜。但是这种工艺生成的六价铬毒性大,严重危害环境和人类的健康。

而在无铬磷化工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磷化处理技术中含有大量的镍、铅、亚硝酸盐、氟等重金属及致癌物质,已经不符合国家对涂装行业的环保要求;(2)磷化配方中成分较多(4种以上),影响因素复杂,与铬酸盐处理相比,膜层的耐蚀性较差,不含氟化物的耐蚀性更差。公开号为CN 101096761A的中国专利提到了镁合金表面磷化溶液配方,含有锰、锌、氟等物质,用的是高锰酸钾和磷酸二氢锌,但是既含氟化物耐蚀性也不高;公开号为CN1598055A的中国专利提到了镁合金磷化溶液配方,其中含有腐蚀抑制剂氟化钠,氟化物的存在容易产生有害物质污染环境。文献“AZ31镁合金磷化工艺研究”(高焕方等.表面技术,2008,37(4):37-39)在镁合金AZ31表面制备了耐蚀膜层,但磷化配方中除了含有镍、氟、亚硝酸盐物质外,成分较多(9种成分),而且膜层的耐蚀性较铬酸盐处理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镁合金无铬无氟磷化溶液及磷化方法,该种磷化溶液适合镁合金处理且无铬、无氟、无亚硝酸盐、低磷、成分少、耐蚀性高。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镁合金无铬无氟磷化溶液,每升该溶液中含有:

磷酸二氢盐                            1~50克;

硝酸盐                                0~30克;

无氟化物添加剂                        0.1~5克。

上述镁合金无铬无氟磷化溶液中所述的磷酸二氢盐为磷酸二氢锌、磷酸二氢锰中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的硝酸盐为硝酸锌、硝酸锰中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的无氟化物添加剂为钼酸盐、酒石酸、酒石酸盐、柠檬酸、柠檬酸盐、植酸、植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

一种镁合金无铬无氟磷化溶液,优选每升该溶液中含有:

磷酸二氢锰                            20~40克;

磷酸二氢锌                            0~10克;

无氟化物添加剂                        0.1~5克。

用本发明所述的镁合金无铬无氟磷化溶液进行镁合金表面磷化的工艺方法,其第一种工艺流程为:镁合金工件脱脂除油→水洗→磷化→水洗→烘干。

其第二种工艺流程为:镁合金工件脱脂除油→水洗→活化→磷化→水洗→烘干。

其第三种工艺流程为:镁合金工件机械去氧化皮→水洗→磷化→水洗→烘干。

其第四种工艺流程为:镁合金工件脱脂除油→水洗→酸洗→水洗→活化→磷化→水洗→烘干。

上述工艺流程在实施过程中,所述的磷化为:将经过处理的镁合金工件浸渍静置于用磷酸和氨水调制pH值为2.0~5.0的上述镁合金无铬无氟磷化溶液中,磷化溶液的温度为30~100℃,磷化时间为1~60分钟。

适合本发明的镁合金最佳处理工艺为:镁合金工件脱脂除油→水洗→酸洗→水洗→活化→磷化→水洗→烘干。

本发明的最佳磷化工艺为:pH值为2.0~4.0的上述镁合金无铬无氟磷化溶液中,磷化溶液的温度为70~100℃,磷化时间为15~40分钟。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科学院新材料研究所,未经山东省科学院新材料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236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