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保温砂浆发泡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23876.7 | 申请日: | 2010-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679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07 |
发明(设计)人: | 李珠;赵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珠 |
主分类号: | C04B24/32 | 分类号: | C04B24/32;C04B38/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0006山西省太原市***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保温 砂浆 发泡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种保温砂浆发泡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发泡剂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当前,建筑节能在节能减排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保温领域中保温砂浆类材料的比重 不断增加,但是该类材料普遍存在导热系数高的缺点,这不符合建筑节能的发展趋势。随着 发泡混凝土技术的成熟,在建筑材料中加入气泡从而降低导热系数受到广泛认可。将发泡技 术可以运用到保温砂浆领域,是建筑节能领域一次重大的突破。
传统发泡剂功能少,与砂浆粘结性差,生成的泡沫稳定性、均匀性、分散性、泡体独立 性都不理想,而保温砂浆受强度、材料等方面的限制,仅仅使用传统发泡剂是无法满足施工 与保温要求的。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生成泡体微小且独立封闭,强度高,稳定性好, 均匀性与分散性优异的一种保温砂浆发泡剂及其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保温砂浆发泡剂,按下述重量份 配备:
十二烷基硫酸钠:4~20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5~15份、α-烯基磺酸钠:1~10份、 HPMC:0.01~3份、胶粉:0.01~3份、胶类:1~10份、聚醚乳液:0.02~3份、动物蛋白: 1~10份、水:50~70份;所述的胶类为骨胶、或为明胶、或为动物胶。
所述的一种保温砂浆发泡剂还包括: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5~10份、松香:10~ 15份、尼纳尔:0.01~2份、硅灰:1~10份、硅树脂:0.02~3份、减水剂:0.1~3份、 烧碱:1~5份、盐酸:0.1~2份。
一种制备上述一种保温砂浆发泡剂的方法,按上述重量份配比准备原料,并按下述步骤 制备:
第一步:将胶类和动物蛋白制备成粉状并混合,置于加热容器内,在70~80℃温度条件 下,水浴反应5~7小时,将所得产物冷却、过滤;
第二步:将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α-烯基磺酸钠和聚醚乳液均溶于水中, 然后加热到100℃并保温2.5小时;
第三步:将以上两种混合物放入加热容器内混合,将剩余水加入,搅拌此二次混合物2 小时;
第四步:将所需份量胶粉、HPMC加入上述二次混合物中,并搅拌1~2小时,得出的即 是本发泡剂。
另一种制备上述一种保温砂浆发泡剂的方法,按上述重量份配比准备原料,并按下述步 骤制备:
第一步:将胶类、松香、动物蛋白和烧碱制备成粉状并混合,而后加入盐酸并置于加热 容器内,在70~80℃温度条件下,水浴反应5~7小时,将所得产物冷却、过滤;
第二步:将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α-烯基磺 酸钠、尼纳尔、硅灰、硅树脂、聚醚乳液和减水剂均溶于水中,然后加热到100℃并保温2.5 小时;
第三步:将以上两种混合物放入加热容器内混合,将剩余水加入,搅拌此二次混合物2 小时;
第四步:将所需份量胶粉、HPMC加入上述二次混合物中,并搅拌1~2小时,得出的即 是本发泡剂。
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了有机与无机技术复合发泡,产生的泡体微小且量大,大大提高了发泡的效果。
2、通过加入动物类蛋白材料、胶类材料、化学添加剂等,使产生的泡体具有“骨架”, 即有一定强度,在室温下,该泡体可以保存24小时以上。
3、本发泡剂发出的泡体在发泡后可在泡体壁上成膜,使每个泡体独立封闭,不同泡体量 与砂浆混合后可以降低导热系数0.02~0.04w/m·k,提高保温性能。
4、与保温砂浆机械喷涂发泡技术无缝结合,能使泡量达到最优化,喷出的发泡保温砂浆 均匀、高强、导热系数低,且降低成本。
5、本发泡剂制备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比传统发泡剂发泡效率高,加入少量即可达到 泡量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保温砂浆发泡剂,按下述重量份配备:
十二烷基硫酸钠:4~20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5~15份、α-烯基磺酸钠:1~10份、 HPMC:0.01~3份、胶粉:0.01~3份、胶类:1~10份、聚醚乳液:0.02~3份、动物蛋白: 1~10份、水:50~70份;所述的胶类为骨胶、或为明胶、或为动物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珠,未经李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238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橡胶组合物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0.5%无氯离子水泥助磨增强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