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氨基酸螯合中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24597.2 | 申请日: | 2010-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811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1 |
发明(设计)人: | 刘倩冰;刘伟俊;王勇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研美华生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9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氨基酸 螯合中 微量元素 肥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生产领域的水溶肥料,特别是氨基酸螯合中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及其制备 方法。
背景技术
经水溶解或稀释,用于灌溉施肥、叶面施肥、无土栽培、浸种蘸根等用途的液体或固体 肥料,称为水溶肥料(水溶肥料定义为农业部NY1429-2007标准,即《含氨基酸水溶肥料》 标准3.1水溶肥料定义)。一般可溶性的各类植物营养元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都可用作水溶 肥料。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利用氨基酸螯合植物营养元素,使无机元素变为有机螯合态元素, 吸收利用率进一步提高,表现为针对性强,肥效快,用肥量少,节省人力,增产效果显著, 并可避免土壤对其些养分的固定作用,经济高效。
目前市场提供的含氨基酸水溶肥料,主要是根据农业部NY1429-2007标准,即《含氨 基酸水溶肥料》标准生产的,使用时虽然也能起到一定效果,但是缺点是:营养元素含量低, 使用成本高;营养元素成分不全,没有促进主要营养元素吸收利用的其它营养元素,即没有 考虑各营养元素相互促进吸收,协同增效,所以植物吸收利用率较低,因此研究开发经济、 高效、安全的新型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对农业生产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氨基酸螯合中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它可进一步提 高植物的吸收利用率,营养较全吸收利用率较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氨基酸螯合中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它按原料重量份数螯合 后构成水溶肥料,其原料组份是:复合氨基酸水溶液45-55份、中量元素化合物39-43份、 微量元素化合物8.5-10.8份、助剂1.2-2份、植物生长调节剂0.6-0.8分,复合氨基酸水溶液 是游离氨基酸含量≥26%,含氮量≥12%,其余为水的溶液。
所述的中量元素化合物39-43份是含钙量≥35%的氯化钙、含钙量≥16%和含氮量≥11% 的四水硝酸钙、含镁量≥25%的氯化镁、含镁量≥26%和含硫量≥29%的无水硫酸镁、含硫 量≥24%和含氮量≥20%硫酸铵的组合。
所述的微量元素化合物8.5-10.8份是含硼量≥17%的硼酸、含锌量≥35%和含硫量≥21% 的一水硫酸锌、含铜量≥25%和含硫量≥16%的五水硫酸铜、含钼量≥52%的四水钼酸铵、 含铁量≥31%和含硫量≥15%的一水硫酸亚铁、含锰量≥30%和含硫量≥15%的一水硫酸锰 的组合。
所述的助剂1.2-2份,是丁基羟基茴香醚0.3-0.5份,十二烷基苯璜酸钙0.4-0.6份,乳 化剂OPE-13为0.2-0.4份,苯甲酸钠0.3-0.5份。
所述的植物生长调节剂0.6-0.8分是赤霉素0.3-0.4份,奈乙酸钠0.3-0.4份。
氨基酸螯合中微量元素水溶肥料,按产品重量份数,其组份是:
1)复合氨基酸水溶液50份,即:游离氨基酸含量≥26%,含氮量≥12%,其余为水;
2)中量元素化合物:含钙量≥35份的氯化钙21份,含钙量≥16%和含氮量≥11%的四 水硝酸钙10份,含镁量≥25%的氯化镁11份;
3)微量元素化合物:含硼量≥17%的硼酸5.5份,含锌量≥35%和含硫量≥21%的一水 硫酸锌2.7份;含铜量≥25%和含硫量≥16%的五水硫酸铜2份,含钼量≥52%的四水钼酸 铵0.6份;
4)助剂:丁基羟基茴香醚0.3份,十二烷基苯璜酸钙0.4份,乳化剂OPE-13,0.2份, 苯甲酸钠0.5份;
5)植物生长调节剂:赤霉素0.3份,奈乙酸钠0.3份。
氨基酸螯合中微量元素水溶肥料,按产品重量份数,其组份是:
1)复合氨基酸水溶液45份,即游离氨基酸含量≥26%,含氮量≥12%,其余为水;
2)中量元素化合物:含镁量≥26%和含硫量≥29%的无水硫酸镁18份,含镁量≥25% 的氯化镁25份;
3)微量元素化合物:含硼量≥17%的硼酸6份,含锌量≥35%和含硫量≥21%的一水硫 酸锌4份;
4)助剂:丁基羟基茴香醚0.4份,十二烷基苯璜酸钙0.5份,乳化剂OPE-13,0.3份, 苯甲酸钠0.4份;
5)植物生长调节剂:赤霉素0.3份,奈乙酸钠0.4份。
氨基酸螯合中微量元素水溶肥料,按产品重量份数,其组份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研美华生化研究所,未经北京中研美华生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245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