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射频拉远系统中基于基带功率统计的驻波检测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24627.X | 申请日: | 2010-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346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欧阳珍学;龚伟;潘晓明;罗晟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7/00 | 分类号: | H04B17/00;H04L25/49;G01R27/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杨晓松 |
地址: | 510663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射频 系统 基于 基带 功率 统计 驻波 检测 方法 | ||
1.射频拉远系统中基于基带功率统计的驻波检测系统,包括切换开关、前向功率反馈链路、反向功率读取链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依次连接的射频反馈链路、模数转换器、数字下变频模块、基带功率统计模块以及监控子系统;所述切换开关分别与前向功率反馈链路、反向功率读取链路、射频反馈链路连接;所述基带功率统计模块用于在监控子系统的控制下对前向功率和反向功率进行统计后计算出平均功率,监控子系统根据所述平均功率计算出驻波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驻波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反馈链路包括依次连接的射频滤波器、温补电阻、衰减控制模块、混频器、中频抗混叠滤波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驻波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拉远系统包括数字预失真子系统;所述切换开关、模数转换器、射频反馈链路、数字下变频模块分别为数字预失真系统中的射频单刀双掷开关、模数转换器、射频反馈链路、数字下变频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驻波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有用于分离反射信号的反向信号分离耦合四端口网络的双工器;所述前向功率反馈链路、反向功率读取链路分别与反向信号分离耦合四端口网络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驻波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带功率统计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同步延时计数器、求和样本计数器、统计间隔计数器,以及相连接的积分器和除法器,其中求和样本计数器还与积分器连接,统计间隔计数器还与除法器连接。
6.射频拉远系统中基于基带功率统计的驻波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初始化后,在数字预失真处理子系统还未运行,射频信号链路还处于直通状态时,将射频反馈链路的衰减设置成最大值使输入给功放模块的信号最小;
步骤2.通过射频单刀双掷开关在前向功率反馈链路与反向功率读取链路之间的切换,由基带功率统计模块对前向功率和反向功率交替进行统计、求取平均功率;监控子系统根据所述平均功率计算出前向功率和反向功率后,再按照驻波比的理论公式计算出驻波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驻波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1.先通过射频单刀双掷开关切换到前向功率反馈链路,基带功率统计模块对前向功率进行统计,监控子系统读取基带功率统计模块统计的平均功率,然后按照监控子系统事先已设计好的计算公式计算出前向功率;
步骤22.再通过射频单刀双掷开关切换反向功率读取链路,基带功率统计模块对反向功率进行统计,监控子系统读取基带功率统计模块统计的平均功率,然后按照监控子系统事先已设计好的计算公式计算出反向功率;
步骤23.监控子系统根据步骤21和步骤22计算出的前向功率和反向功率,按照驻波比的理论公式计算出驻波比。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驻波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1.先通过射频单刀双掷开关切换反向功率读取链路,基带功率统计模块对反向功率进行统计,监控子系统读取基带功率统计模块统计的平均功率,然后按照监控子系统事先已设计好的计算公式计算出反向功率;
步骤22.再通过射频单刀双掷开关切换到前向功率反馈链路,基带功率统计模块对前向功率进行统计,监控子系统读取基带功率统计模块统计的平均功率,然后按照监控子系统事先已设计好的计算公式计算出前向功率;
步骤23.监控子系统根据步骤21和步骤22计算出的前向功率和反向功率,按照驻波比的理论公式计算出驻波比。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驻波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或步骤23后还执行:
步骤3.监控子系统将驻波比与初始化门限值比较,当驻波比大于初始化门限值时监控子系统不启动数字预失真处理子系统,上报网管中心请求检查功放后级链路的故障;当驻波比小于初始化门限值时监控子系统启动数字预失真处理子系统。
10.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驻波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驻波比的理论公式为:
其中VSWB为驻波比,Lr为回波损耗且Lr=PB-PT,PB为反向功率,PT为前向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未经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2462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机与电视机通信的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数字资源加工过程中的数据标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