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产养殖虾蟹鱼用活力增强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25260.3 | 申请日: | 2010-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797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1 |
发明(设计)人: | 苏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兴 |
主分类号: | A23K1/18 | 分类号: | A23K1/18;A23K1/16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明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45106 | 代理人: | 农劲风 |
地址: | 538021 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产 养殖 虾蟹鱼用 活力 增强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产活力增强剂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是一种水产养殖虾蟹 鱼用活力增强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全球工业和人口的迅速增加,水资源消耗迅猛上升,由此导致 天然水产资源日趋枯竭,加之采用现代先进捕捞技术,使天然水体动物量愈来 愈少,已不能满足人们对水产品日益增长的需要,因此,水生动物的人工养殖 便成为解决上述供需矛盾的最有效途径,并呈快速的发展势头,但在水生动物 人工养殖过程中,由于其非常敏感的应激反应,使得在幼苗输运、成体分池、 台风或暴雨天气及养殖池水质突变等情况很容易导致水生饲养动物体质虚弱、 缺乏活力,部分甚至出现死亡的现象,造成养殖产量不高;在对虾养殖行业, 虾体的蜕壳成长往往更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导致体质受损而生长缓慢或死 亡,因此,提高水生养殖动物的抗应激力和生命活力成为了提高集约化水产养 殖产量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对于容易受暴雨或台风引起水体强烈扰动的高密度 沿海养殖池,以及高位高密度池的人工水产养殖,然而,为增强水生养殖动物 对恶劣水质环境的适应性及抗病能力,部分养殖农户频繁使用土霉素或氯霉素 等抗生素类药物以辅助水生养殖动物对病毒的抵抗,这严重影响水产品质量, 使其无法进入欧盟市场,严重限制了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所以,开发一种 安全、无毒、无残留的养殖剂用于增强水生养殖动物的生命活力和抗病力,以 提高其对养殖水质环境适应能力,对我国乃至全世界的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 展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
鉴于上述背景,申请人凭借多年的养殖经验和潜心研究,研制成一种水生 动物生命活力增强剂,用于消除养殖过程中,由于水生动物蜕壳、应激反应或 水质环境突变等,导致免疫下降对其生长过程造成的影响,这在众多水生养殖 用剂中尚属首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人工养殖水生动物虾蟹鱼用活力增强剂及其制备 方法,为虾蟹鱼提供一种高营养、不含抗生素及有害化学品的生态制剂,以快 速降低养殖池塘水质生物耗氧量和调解电解质平衡来缓解水生动物的浮头,改 善由于恶劣天气以及使用杀虫剂或消毒剂后水产动物的应激反应,厌食等现象。 并具有补充营养、增进钙质及微量元素吸收,增强水生动物体质和提高免疫抗 病力,加快其生长速度,提高水产养殖的产量和质量。
为解决为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这种水产养殖虾蟹鱼用活力增强剂,主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混合而 成:葡萄糖酸钙15~20份, 轻质碳酸钙25~35份;
磷酸氢钙15~25份, 天然抗应激因子20~30份;
氨基酸10~15份, 过碳酸钠5~10份;
以上所述的份数均指重量份。
天然抗应激因子主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混合而成:
刺五加13~18份, 板蓝根12~15份;
黄芩9~12份, 栀子9~12份;
青嵩7~10份, 当归6~8份;
黄芪6~8份, 党参4~7份;
大黄4~7份, 丹参6~9份;
牡丹皮5~7份, 钩藤5~8份;
以上所述的份数均指重量份。
这种水产养殖虾蟹鱼用活力增强剂制备方法,由以下步骤制备:
第一步:把原料葡萄糖酸钙按15~20份、轻质碳酸钙按25~35份、磷酸 氢钙按15~25份、天然抗应激因子按20~30份、氨基酸按10~15份、过碳酸 钠按5~10份分别加入密封的搅拌反应釜中进行充分混合;
第二步:待上述第一步所得的物料充分混合均匀后,停止搅拌,将反应釜 缓慢升温至40~60℃,静置熟化物料2~4小时即制得成品;
以上所述的份数均指重量份。
天然抗应激因子物料由刺五加按13~18份、板蓝根按12~15份、黄芩按9~ 12份、栀子按9~12份、青嵩按7~10份、当归按6~8份、黄芪按6~8份、 党参按4~7份、大黄按4~7份、丹参按6~9份、牡丹皮按5~7份、钩藤按5~ 8份经粉碎成粉末制成。
原料均为食品级,物料颗粒粒度为100~150目。
天然抗应激因子物料粒度为100~200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兴,未经苏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252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课桌的挂钩书架
- 下一篇:一种棉籽饼或棉籽粕的脱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