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手机医生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25351.7 | 申请日: | 2010-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874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发明(设计)人: | 张立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立彬 |
主分类号: | G06F19/00 | 分类号: | G06F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142 天津市河北***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机 医生 系统 | ||
技术领域:计算机应用技术。
背景技术: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可立即或逐渐引起机体组织的生物学损害,并引发机体诸子系统相互作用,从而导致生命系统功能活动的自我调节、甚至诱发各种自然生物基因疗法,通过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学机制实现自愈。在这一过程中,人体生命系统会表现出各种各样的症状,产生各种各样的病理产物,继发各种各样的病理改变,遗留各种各样、不可逆性、变性性、器质性病变,甚至因生物系统中某些关键节点生物学结构及其机能的崩溃危及生命的存在。医学的基本目的是利用各种技术手段,通过对机体诸子系统相互作用结果及其状态信息的采集与合理分析,了解生命系统当前的状况以及明确其发生了什么异常?了解这些异常究竟因何而生?明确这些异常之间的病理生理学关系,以求化解这种异常的最合理的治疗方法及其正确排列与合理组合,最大程度的激发人体的自愈功能,帮助人体恢复健康状态,并据此制定一系列预防措施,从根本上实现疾病的预防。本发明是根据人类已经熟知的致病因素及其作用于人体引起的机体诸子系统相互作用结果与状态,运用全息生命医学理论及其双向逻辑分析与相互印证诊断理论-一个将《黄帝内经》、《中医学》和《现代医学》理论实现科学衔接与整合的系统全息医学理论,建立起人体常见慢性疾病的全息病因学、全息病理生理学、全息临床学的全程生物学模型,通过手机或计算机互联网实现交互式人体健康状况信息采集,将采集的人体症状等其它临床信息输入该模型,应用计算机技术对其进行实时逆向逻辑分析与处理,大致地推断机体诸子系统相互作用结果与状态、以及导致目前状态的病因,通过移动通信技术向客户提供机体健康状态诊断、最可能的病因学诊断、危险提示、就医指导、试验性治疗指导、康复指导、保健指导、养生指导等医疗保健即时服务支持,借助手机和互联网构建起一种崭新的医疗健康服务业态-一个能实时提供即时性医疗健康服务的远程网络医生系统,使手机成为真正的健康管理者和健康管理助手。
发明内容:
手机医生系统是一种人体健康状况信息全网采集及计算机辅助实时逆向逻辑分析、诊断与全息生命医学移动通信支持技术——根据全息生命医学理论对手机或互联网采集与输入的人体症状等临床信息,进行实时逆向逻辑分析处理的计算机软件程序设计理论与逻辑计算模型建立方法,属计算机应用技术领域。本发明运用全息生命医学理论以及双向逻辑思维与相互印证诊断理论,根据致病因素、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引起的诸子系统相互作用结果及其状态、机体症状及其它表现之间的生物学逻辑关系,建立人体慢性疾病的全程病理生理学全息生物学模型,将手机或互联网采集的人体健康状况信息输入该模型,应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实时逆向逻辑分析处理,大致地推断机体诸子系统相互作用结果与状态、以及导致目前这种状态的病因,并据此通过手机向客户提供机体健康状态诊断、最可能的病因学诊断、危险提示、就医指导、康复指导、保健指导、养生指导等即时性医疗健康服务。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即时致病,一般情况下毋需复杂的临床医学检查,即可明确诊断;实际上大多数情况下,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并不是立即致病,而是首先引起机体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通过自我调节调动生命系统的自愈功能逐渐驱除致病因素、清除病理产物、修复生物学损伤,最终恢复器官和生命系统的功能,这一过程中,生命系统整体可能在不表现出异常的情况下完成。在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不即病的情况下,患者最初可能并没有什么感觉,经过一段潜伏期后,由于人体自愈功能启动出现症状或各种病理改变时,才会有所察觉并引起重视。由于生命系统的复杂性,各种症状、临床表现和病理改变复杂多样,此时常常需要实施一系列的现代医学检查,目的是查明机体到底发生了什么问题。中医学是通过临床辩证,根据病因、性质、程度等寻求最合理的治疗技术组合化解其于未然;现代医学则只能在疾病的晚期寄希望于寻找和确定具体的病理形态学的改变上,无力提供具体的病因诊断、预防和完全性康复技术与措施。本发明基于对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引起的诸子系统相互作用结果及其状态的全程与全息了解,并据此建立起人体慢性疾病的全程病理生理学全息生物学模型,通过输入患者的症状等其它临床表现信息,应用计算机技术实时逆向逻辑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机体诸子系统相互作用结果及其状态,从而为患者实时提供医疗健康服务即时支持。本发明是“双向逻辑思维与相互印证诊断理论”之逆势逻辑思维诊断技术的系统应用,将极大地提升人类医疗健康服务即时性和有效性,提高各种现代医学检查的针对性,大大降低个人和社会的医疗健康服务成本,促进全息生命医学理论与技术知识的普及,促进绿色医疗保健养生知识与技术的推广,推动中医药学的现代化、国际化及与快速健康发展。其根本目的是,为当代陷入健康困境中的人类提供一种符合疾病发生与发展规律的、客观的、科学的健康状况评价方法和各种治疗技术组合支持,实现疾病早期的完全性康复。其真正价值是,在机体机能刚刚出现异常情况下(即亚健康状态或“未病”),可以为机体罹患的症状提供客观的病因学诊断和机体功能学评估,为其完全性康复实时提供各种治疗技术的正确排列与合理组合指导,对客户提供即时性和前瞻性的全程医疗健康服务。本发明的医学理论及其全程与全息生物学计算机模型建立方法简述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立彬,未经张立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253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F 电数字数据处理
G06F19-00 专门适用于特定应用的数字计算或数据处理的设备或方法
G06F19-10 .生物信息学,即计算分子生物学中的遗传或蛋白质相关的数据处理方法或系统
G06F19-12 ..用于系统生物学的建模或仿真,例如:概率模型或动态模型,遗传基因管理网络,蛋白质交互作用网络或新陈代谢作用网络
G06F19-14 ..用于发展或进化的,例如:进化的保存区域决定或进化树结构
G06F19-16 ..用于分子结构的,例如:结构排序,结构或功能关系,蛋白质折叠,结构域拓扑,用结构数据的药靶,涉及二维或三维结构的
G06F19-18 ..用于功能性基因组学或蛋白质组学的,例如:基因型–表型关联,不均衡连接,种群遗传学,结合位置鉴定,变异发生,基因型或染色体组的注释,蛋白质相互作用或蛋白质核酸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