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合成中尾气无害化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25370.X | 申请日: | 2010-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924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04 |
发明(设计)人: | 陈朝辉;李国栋;张敦河;余建波;曹永亮;黎辉良;梅院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国发精细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271/44 | 分类号: | C07C271/44;C07C269/02 |
代理公司: | 岳阳市科明专利事务所 43203 | 代理人: | 彭乃恩;陈庆元 |
地址: | 414306***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氨基甲酸酯 农药 合成 尾气 无害化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及资源回收利用领域,特别提一种不仅解决尾气对环境的污染问题,而且使尾气中的异氰酸酯资源得到利用的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合成中尾气无害化处理的方法。
背景技术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是继有机磷之后出现的一类农药,主要有克百威、涕灭威、灭多威、残杀威、仲丁威、速灭威等。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有机氯农药受到禁用或限用,以及抗有机磷杀虫剂的昆虫品种日益增多,因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用量逐年增加。目前,工业化生产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主要是以异氰酸酯工艺路线。为了提高合成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有机中间体转化率,现有工艺都是加入过量的异氰酸酯。而反应完后过量的异氰酸酯将会以气体的方式排放出来。发明专利98108603报道了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仲丁威的合成。对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合成中含异氰酸酯尾气的循环利用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问题加以改进和创新,提供一种在整个循环利用过程中转化率高、无污染,且彻底解决异氰酸酯对环境的污染及对异氰酸酯资源的利用问题的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合成中尾气无害化处理的方法。
本发明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首先往反应釜中按1:0.005的体积比加入邻仲丁基酚和三乙胺;
2)然后通入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合成中产生的含有甲基异氰酸酯的尾气,并将反应釜温度控制在30-50℃,反应1-3h;
3)检测经过反应后的反应釜中仲丁威的含量,当仲丁威含量达到40-50%时,停止通入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合成中产生的含有甲基异氰酸酯的尾气,开始滴加与邻仲丁基酚体积比为0.19-0.27:1的高纯度甲基异氰酸酯;
4)再在反应釜温度为30-50℃条件下,往反应釜中滴加高纯度甲基异氰酸酯,且高纯度甲基异氰酸酯与邻仲丁基酚的体积比为0.19-0.27:1,保温15-60min;
5)最后检测经过以上步骤处理后的反应釜中仲丁威的含量,当仲丁威含量>95%时即可。
本发明所述的高纯度甲基异氰酸酯为99.5%及以上的甲基异氰酸酯。
本发明整个尾气循环利用工艺过程能耗低、利用率高、无污染,彻底解决了含异氰酸酯尾气对环境的污染问题而且使尾气中的异氰酸酯资源得到了利用,实现了原子合成利用最大化,达到了节能减排的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在反应釜中加入300ml邻仲丁基酚和1.5ml三乙胺,通入含有甲基异氰酸酯的尾气,在30℃下保温反应1h,停止通入尾气,测定其仲丁威含量为P1,然后向釜中滴加99.5%的甲基异氰酸酯80ml;再将反应釜温度控制为30℃,往反应釜中滴加57ml99.5%的甲基异氰酸酯,保温30min,测定其仲丁威含量为P2,完成。其中P1=41.8%,P2 =96.5%。
实施例2:
在反应釜中加入400ml邻仲丁基酚和2ml三乙胺,通入含有甲基异氰酸酯的尾气,在40℃下保温反应2h,停止通入尾气,测定其仲丁威含量为P1,然后向釜中滴加99.6%的甲基异氰酸酯76ml;再将反应釜温度控制为40℃,往反应釜中滴加80ml99.6%的甲基异氰酸酯,保温40min,测定其仲丁威含量为P2,完成。其中P1=48.6%,P2 =96.1%。
实施例3:
在反应釜中加入500ml邻仲丁基酚和2.5ml三乙胺,通入含有甲基异氰酸酯的尾气,在50℃下保温反应3h,停止通入尾气,测定其仲丁威含量为P1,然后向釜中滴加99.7%的甲基异氰酸酯100ml;再将反应釜温度控制为50℃,往反应釜中滴加135ml99.7%的甲基异氰酸酯,保温60min,测定其仲丁威含量为P2,完成。其中P1=49.0%,P2 =96.3%。
本发明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的描述,并非对本发明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思想的前提下,本领域中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国发精细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国发精细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2537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酚S二烯丙基醚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钛酸钡陶瓷纤维的连续纺丝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