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平整端面的热导管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25462.8 | 申请日: | 2005-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947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04 |
发明(设计)人: | 林俊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灯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427 | 分类号: | H01L23/427;H01L23/367;H01L33/64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郑特强;黄艳 |
地址: | 文莱达鲁萨兰*** | 国省代码: | 文莱达鲁萨兰国;BN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平整 端面 导管 | ||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0510062451.9、申请日为2005年3月28日、申请 人为新灯源科技有限公司、发明名称为“具有平整端面的热导管及其制造方 法”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一平整端面的热导管(Heat pipe)。并且特别地, 通过应用本发明,一电子装置(Electronic device)能平整地接合于该热导管 的封口端处的平整端面上。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许多电子产品的技术都因面临散热的问题而无法获得 突破。例如,计算机中央微处理器在运行时产生大量的热能,这些热能如不 能被排除,将对整个系统的运行产生不良的影响。而热导管在计算机中央微 处理器的散热部分即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公知的烧结式热导管的制造方法,是将一金属管的一端以高温融合方式 予以封合。接着,在管内放置一金属棒,并充填金属粉末于管内。经过烧结 制作过程后,拔除该金属棒即完成。利用此种加工方式所得的金属管,封合 壁端呈现浑圆状且较周围壁厚,而且内壁的端点处缺乏毛细体。因而现今的 热导管在应用上仍局限于管壁四周,而无法利用末端部分。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一平整端面的热导管以及平 整该热导管的一封口端的方法,以使一电子装置能平整地接合于该热导管的 封口端处的平整端面上。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并且解决以上所述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一平 整端面的热导管以及平整该热导管的一封口端的方法。由此,一电子装置能 平整地接合于该热导管的封口端处的平整端面上。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端面平整制作过程的具有一平整端面的热导管,由 此,一电子装置能平整地接合于该热导管的平整端面上。该热导管包括一金 属管(Metal pipe)以及一多孔性毛细导流层(Porous capillary diversion layer)。 该金属管为密闭,该金属管具有一管体、一封口部以及一封口端,该封口部 呈收敛状,且该金属管中由该管体、该封口部以及该封口端形成具有真空状 态的一容纳空间,该容纳空间内有一工作流体,其中该平整端面是形成于该 金属管的该封口端的外壁处。该多孔性毛细导流层以烧结粉末形成在该容纳 空间内且覆盖包含该金属管的该封口端的全部内壁,其中该多孔性毛细导流 层由一第一金属粉末以及一第二金属粉末所相互连接及熔接以形成,该第一 金属粉末形成的该多孔性毛细导流层形成于该封口端,该第二金属粉末形成 的该多孔性毛细导流层形成于该管体的内壁且与该第一金属粉末形成的该 多孔性毛细导流层连接。
根据上述的热导管,其中该密闭金属管的平整端面是利用该金属管的一 封口端经一冲压制作过程而形成。
根据上述的热导管,其中该平整端面为平板形状或凹槽形状。
根据上述的热导管,其中该多孔性毛细导流层是由铜金属粉末、镍金属 粉末、银金属粉末、表面镀有铜、镍或银的金属粉末或其它类似的金属粉末 烧结而成。
根据上述的热导管,其中该密闭的金属管为由铜金属、镍金属、银金属 或其它类似的金属材料所制成。
根据上述的热导管,其中该电子装置为选自由一发光二极管、一激光二 极管以及一集成电路所组成的群组中的一个电子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平整一管体的封口端的方法,提供一母模(Female mold)以及一公模(Male mold)。该母模具有一平整的底表面并且配合能容 纳该管体的封口端。该公模具有一平整的并对应该母模的底表面的顶表面, 该公模并且配合能自该管体的开口端插入该管体内。首先,将该管体的封口 端固定在该母模内,并且将该公模插入该管体内。接着,利用该公模,相对 该母模冲压该管体的封口端,进而于该管体的封口端处形成一平整端面。
根据上述的方法,其中由具有该平整端面的管体所制成的该热导管的制 造方法包含下列步骤:提供一中心棒,该中心棒的直径小于该管体的直径; 将第一金属粉末置入于该管体内,并且将该中心棒自该管体的开口端插入该 管体内并抵住该第一金属粉末;在该管体与该中心棒之间填入第二金属粉 末,并且进行一烧结制作过程,以使该第二金属粉末与该第一金属粉末相熔 接,并在该金属管体内壁形成一多孔性毛细导流层;将该中心棒自该管体内 取出;利用一细管在该管体内注入一工作流体;以及将该管体内抽真空,并 封住该管体的开口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灯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新灯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2546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