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小干扰稳定辅助决策计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25592.1 | 申请日: | 2010-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896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8 |
发明(设计)人: | 鲍颜红;徐伟;徐泰山;郑伟;杨卫东;方勇杰;薛禹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南京南瑞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46 | 分类号: | H02J3/46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汪旭东 |
地址: | 21000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干扰 稳定 辅助 决策 计算方法 | ||
1.小干扰稳定辅助决策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1)为避免提高弱阻尼模式阻尼的控制措施恶化接近阻尼安全门槛值σsafe_thres的模式的阻尼,设置一大于σsafe_thres的阻尼门槛值σthres,筛选出阻尼小于σthres的模 式;
2)根据参与因子门槛值pthres,选取参与因子大于pthres的机组参与控制,根 据模态分布将参与控制的机组分为相对振荡的两群,S群和A群;具体为,以模 态向量ui中幅值最大的元素作为参考,计算各机组对应的模态相角arguji;设置 角度门槛值αthres,arguji的绝对值在[0,αthres)范围内的机组为S群,arguji的绝对值 在[αthres,180]范围内的机组为A群;
3)采用功率摄动法确定各模式中两群机组的出力调整方向;具体为,单个 模式中两群机组出力调整方向的确定方法如下:给定功率摄动量-Pe,step,其中 Pe,step>0,将-Pe,step平均分摊到S群机组,按参与因子由小到大的顺序在A群中 寻找出力可增加的机组平衡出力,计算摄动后的模式阻尼σS;采用同样的方法 计算A群机组功率摄动后的模式阻尼σA;根据摄动前后的模式阻尼σ0、σS和σA确定两群机组的出力调整方向;
4)计算机组的协调控制性能指标其中M为阻尼小于σthres的 模式个数,Kj表示机组i在模式j中的出力调整方向,增出力时Kj=0,减出力 时Kj=1,Pij为机组i在模式j中参与因子,根据pi的符号确定协调控制时机组的 出力调整方向,符号为正表示增出力,符号为负表示减出力,设置另一参与因 子门槛值pthres_uncon,其中pthres_uncon>pthres,若pi为0或在某一模式中机组出力调整 方向与协调控制调整方向相反且参与因子大于pthres_uncon,则认为该机组不可控;
5)阻尼σj小于σsafe_thres的模式为弱阻尼模式,采用灵敏度法分别计算提高单 个弱阻尼模式阻尼的机组出力调整措施,各机组的出力调整方向为协调控制 时出力调整方向;
6)合并各模式的机组出力调整措施,如果机组i参与多个模式的控制,则 合并控制措施时机组i的出力调整量为其中绝对值最大值,统计合并后控制措施 中机组的增出力总和及减出力总和;如果增出力总和及减出力总和无法平衡, 则由各模式当中参与因子均小于pthres的机组来平衡该差值;
7)采用给定范围的特征值计算对合并后的控制措施进行校核,如果单个模 式得到控制而合并后该模式未得到控制或者控制后出现新的弱阻尼模式,则返 回步骤1;否则,输出多模式协调控制措施及控制前后模式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南京南瑞集团公司,未经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南京南瑞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2559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