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快速“高真空击密”软地基处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25670.8 | 申请日: | 2010-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757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发明(设计)人: | 徐士龙;徐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港湾软地基处理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046 | 分类号: | E02D3/046;E02D3/10 |
代理公司: | 上海德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04 | 代理人: | 肖剑南 |
地址: | 200092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快速 真空 地基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软土地基处理工程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改进的快速“高真空击密”软地基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饱和软土由于渗透性差、含水量高、承载力低,因此,对于软土地基的加固处理一直以来都是世界性的难题。
现有“规范”认为,饱和软土不宜强夯,原因是扰动易产生“弹簧土”,导致扰动后软土地基的承载力反而降低。
因此,目前国内外对于饱和软土的加固处理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碎石桩方法:技术成熟,承载力高,施工方便;但存在需大量开山石,不环保等缺点;
2、水泥搅拌桩法:技术成熟,适用性强;但存在污染环境,质量难控,成本高等缺点;
3、真空预压法:技术成熟,处理深度深,施工环保;但存在工期长,成本高,承载力低等缺点;
4、堆载预压法:技术成熟,处理深度深;但存在需要运输大量土石方,资源困难,成本高,工期长等缺点;
5、真空联合堆载法:技术成熟,处理深度深,处理后承载力高,工后沉降小,但存在工期更长,造价更高等缺点;
6、高真空击密法(中国发明专利号01127046.2):这是近年来软土地基处理新技术,国内外发展推广较快,造价极低,质量受控,施工环保,工期快速;但存在处理深度浅,对低渗透参数的软土质量控制难度大等缺点;
7、塑料排水板+强夯法:这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技术之一,具有施工工期短,造价低等优点,但存在针对饱和软土质量难控,技术指标提高值低等缺点。
因此,有必要寻找一种更节省工期,节约造价,质量可控和环保的方法,以克服上述方法中存在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高真空击密”软地基处理方法,从而克服上述传统方法的缺陷。
本发明提供的快速“高真空击密”软地基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使用土工布包裹的塑料排水板插入需处理的软地基中,塑料排水板上端用盖子封闭,所述盖子设有用于连接软管的接口并通过软管连接至抽真空系统;
第二步:用粘土覆盖软管与塑料排水板上端的盖子连接的接口,以使接口密实不漏气;
第三步:启动抽真空系统,进行数遍变能量强夯结合抽真空的交叉击密施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塑料排水板以矩形式或梅花形分布,其间距为0.3~4米。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数遍变能量强夯的变能量范围为500KN·M~10000KN·M,强夯遍数为强夯2~8遍,能量强夯的间隔时间为间隔1~10天。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真空泵的抽真空范围为500m2~1200m2/台,所述抽真空的真空度为85-100kpa。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覆盖软管与塑料排水板连接的接口的粘土的高度为0.3~1.5米。
本发明的快速“高真空击密”软地基处理方法涉及以下控制标准:
1、对于不同的土层,不同的渗透系数,需要采用不同的排水间距,渗透系数越小,间距越小,一般而言,渗透系数取值为10-4~10-8cm/s,间距采用4~0.3m;
2、根据不同的渗透系数,不同的含水量,需要采用不同夯能变化,对含水量较高,渗透系数较小的软土,夯能为500KN·M~10000KN·M,先低后高夯击;
3、计算最佳含水量的最佳密实度(即承载力),然后通过多遍强夯逐步接近最佳含水量,最佳密实度,多遍强夯一般为强夯2~10遍;
4、每遍真空度,真空时间的控制,最佳真空度控制85-100kpa,最佳真空时间控制2~10天;
5、最佳土体频率与最佳夯击频率控制为小于土体自振频率15%。
本发明的方法提供了一种新的工艺和新的控制标准。本方法提供的方法,克服了传统方法的缺陷,达到更节省工期,更节约造价,特别是更质量可控,更环保。使用本发明提供的快速新型“高真空击密”软地基处理方法处理含水量高、渗透性差的软土,能够加快超孔隙水的排出,同时还能更好地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缩减工期。
附图说明
图1为快速“高真空击密”软地基处理方法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应理解,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中使用的“软管”,其强度应当满足:在进行强夯施工时,不会引起软管破损等不利情况的发生,以确保施工质量。
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港湾软地基处理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港湾软地基处理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2567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用灯具
- 下一篇:车辆产功轮胎自动推动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