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柔性电路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26147.7 | 申请日: | 2007-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919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04 |
发明(设计)人: | 托马斯·G·达比;小罗伯特·L·韦尔斯;托德·塞弗伦斯;卡尔·特蕾西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胶卷迪马蒂克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J2/045 | 分类号: | B41J2/045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马高平 |
地址: | 美国新罕***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柔性 电路 | ||
本申请为富士胶卷迪马蒂克斯股份有限公司于2007年4月26日向中国专利局提交的题为“打印头模块”的申请号为200780015481.1的中国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滴喷出装置的柔性电路,所述液滴喷出装置用于在基板上沉积液滴。
背景技术
喷墨打印机是一种液滴喷出装置。喷墨打印机一般包括对喷嘴通路的油墨供给。喷嘴通路截至于喷出油墨液滴的喷嘴口。通过用致动器挤压油墨通路中的油墨来控制油墨液滴喷出,致动器例如可以是压电偏转器、热起泡喷射产生器或静电偏转元件。一般的打印头具有与喷嘴口和相关的致动器对应的油墨通路阵列,从而可单独控制每个喷嘴口的液滴喷出。在液滴按需打印头中,在打印头和打印基板彼此相对移动时开启每个致动器,从而在图像的特定像素位置处选择性地喷出液滴。在高性能打印头中,喷嘴口一般具有50微米或更小的,例如大约35微米的直径,以100-300个喷嘴/英寸的间距分离,具有100到3000dpi或更大的分辨率,并提供大约1到70皮升或更小的液滴尺寸。液滴喷出频率为10kHz或更大。
打印精度受大量因素影响,包括由打印机中的打印头和多个打印头之间的喷嘴喷出的液滴的尺寸和速度均匀性。反过来液滴尺寸和液滴速度受诸如油墨通路的尺寸均匀性、声波干涉效果、油墨流通路中的污染物和致动器的制动均匀性这样的因素影响。
发明内容
一般地,在一个方面中,打印头包括本体;粘附到所述本体的致动器,在所述致动器与所述本体之间的包围空间形成一腔室;由所述本体确定的开口,用于释放所述腔室中的压力;和粘附到所述开口的密封体,在确保释放压力的同时密封所述腔室。
该方案可包括一个或多个下列特征。所述致动器包括压电材料,所述密封体由塑料(例如聚酰亚胺)形成。打印头包括叠层组件。所述致动器粘附到所述叠层组件,所述叠层组件包括柔性印刷电路、空腔板、下降板、声波抑制器、隔板和孔板。在所述声波抑制器中形成有开口,在所述下降板中形成有沟道。打印头包括由所述本体确定的油墨集流腔。所述密封体使用可分离的粘结剂粘附到所述开口。
在另一个方面中,柔性电路包括由柔性材料形成的本体;形成在所述本体上的电迹线;和由所述本体确定的用于液体流过的开口。
该方案可包括一个或多个下列特征。所述本体由聚酰亚胺形成,或者包括粘结在一起(例如用包括聚酰亚胺的粘结剂)的两层柔性材料(例如聚酰亚胺)。所述本体包括基层(例如聚酰亚胺材料)、形成在所述基层上的电迹线、和覆盖所述迹线的覆层(例如可印刷的聚酰亚胺)。
在另一个方面中,叠层组件包括多个叠层,包括致动器、空腔板、下降板、和孔板,每个叠层都具有开口,每个叠层中的开口都与其他叠层的开口对准,检查所述开口来确保叠层的对准和布置。
该方案可包括一个或多个下列特征。叠层组件进一步包括在致动器上的基准标记,从而当所述叠层对准时,该基准标记是可见的。所述多个叠层还包括声波抑制器、柔性电路和隔板。
在一个方面中,对准叠层的方法包括提供具有开口的多个叠层,包括致动器、空腔板、下降板、和孔板,所述叠层之一包括基准标记;使用叠层中的开口和所述叠层之一上的所述基准标记对准叠层;将叠层粘附在一起;和检查所述开口,以确定对准叠层。检查所述开口包括使用相机观察叠层中的开口,以证实所述基准标记与所述开口对准。
此外,其他的方面、特征和优点将从下面详细的描述、附图和权利要求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A是打印头的透视图;
图1B是打印头的分解图;
图2A是打印头的本体和叠层组件的透视图;
图2B是打印头的横截面图;
图2C是本体底侧的透视图
图3是叠层组件的分解图;
图4A是柔性印刷电路的透视图;
图4B是柔性印刷电路的横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A和1B,打印头10包括粘结到叠层组件14的本体12。这些部件用诸如环氧树脂这样的粘结剂粘结在一起。油墨首先通过过滤器16和管子18引入打印头10并通过形成在本体12中的油墨倒钩(barb)20进入本体12中。在本体12中形成有开口22,用于释放本体12与组件14之间的气压;在开口22上放置有密封体24。盖子26粘附到本体12顶部。
图2A和2B显示了打印头10的本体12和组件14。组件14中的第一层是粘结到柔性印刷电路30的压电元件28。当本体12粘结到组件14时,形成了保护压电元件28免于外部环境并与油墨通路密封的腔室3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胶卷迪马蒂克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士胶卷迪马蒂克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2614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