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信息输入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26162.1 | 申请日: | 2010-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531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06 |
发明(设计)人: | 有原武;江户胜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欧姆龙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6F3/044 | 分类号: | G06F3/0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陶凤波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信息 输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组装于携带式电话、数码相机等电子设备的信息输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作为组装于电子设备的信息输入装置,如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具有如下的静电电容式传感器,其具备:基板(2)、设于该基板(2)的上方的弹性橡胶板(1)、所述弹性橡胶板(1)和基板(2)的相对的面中一方设置的电极部(C)及在另一方设置的电极部(Cx+)(Cx-)(Cy+)(Cy-),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弹性橡胶板(1)的压入,电极部(C)与电极部(Cx+)(Cx-)(Cy+)(Cy-)相互之间距离发生变化。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139628号公报
但是,在所述信息输入装置中,只不过是能将静电电容的变化转换成电压的变化而输出输出信号。因此,在用于指示设备(ポィンティングデバィス)的情况下,只不过是能将光标移动到规定的位置,而不能输出选择指令。其结果需要另外设置用于输出输出信号的输出装置,当需要多功能化时,存在大型化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所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且小型的信息输入装置。
为解决所述课题,本发明的信息输入装置,在经由第一连结部、第二连结部连续地延设第一设置部、第二设置部、第三设置部的挠性印刷电路板中,在所述第三设置部的上面经由传感器片材以可按压的方式设置操作板,并且,经由设置于所述操作板的操作孔以可按压的方式组装按钮,另一方面,在所述第二设置部设置圆顶状可动触点,经由所述第一连结部、所述第二连结部将所述第一设置部、所述第二设置部、所述第三设置部折叠成波纹状而一体化,通过按下组装于所述第三设置部的操作板使传感器片材弹性压缩,使所述传感器片材的静电电容变化,并输出输出信号,另一方面,通过按下所述按钮,经由设于第三设置部的操作孔驱动设于第二设置部的圆顶状可动触点。
根据本发明,不仅可通过操作板进行操作,而且通过用按钮驱动圆顶状可动触点,可以对外部电路进行接通(ON)、断开(OFF),因此,得到多功能的信息输入装置。
另外,通过经由第一连结部、第二连结部将FPC的第一设置部、第二设置部、第三设置部折叠成三层,得到底面积小的信息输入装置。
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也可以在操作板的上面突设用于防止按钮的误操作的环状凸缘。
根据本实施方式,即使是多功能化,也能够得到误操作少且操作性高的信息输入装置。
作为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也可以在第一设置部和第二设置部之间一体化层叠基体板。
根据本实施方式,基体板提高装置整体的刚性,抑制对操作板及按钮的操作产生的FPC的挠曲,由此,可防止焊锡的破损,耐久性提高。
作为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也可以在第一设置部的露出面配置IC等电子零件。
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在第一设置部的露出面配置IC等,可实现省空间化,得到底面积小的信息输入装置。另外,由于在同一挠性印刷电路板上装载有所有的IC等电子零件,故而与通过连接器等连接所述IC等的情况相比,得到静电电容偏差小的信息输入装置。
作为本发明的不同的实施方式,也可以在第一设置部的露出面一体化层叠用于保护IC等电子零件的衬垫。
根据本实施方式,不仅能够保护IC等电子零件,而且可将装置的底面平坦化,从而具有容易组装于电子设备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A)、1(B)是本发明的信息输入装置的俯视图、仰视图;
图2(A)、2(B)是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图1所示的信息输入装置的立体图;
图3(A)、3(B)是表示将图2所示的信息输入装置展开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4是图3(A)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图3(B)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图1所示的信息输入装置展开后的状态下的放大剖面图;
图7是图1所示的信息输入装置组装后的状态下的放大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挠性印刷电路板(FPC)
11、12、13第一设置部、第二设置部、第三设置部
14、15第一连结部、第二连结部
16连接部
17a、17b第一连接接受部、第二连接接受部
18a、18b固定触点部
19操作孔
20IC
21电子零件
23衬垫
30圆顶状片材
31圆顶状可动触点
34基体板
40绝缘片材
41隔壁部
42传感器片材
43操作孔
45操作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欧姆龙株式会社,未经欧姆龙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261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