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层台用地板及双层台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26202.2 | 申请日: | 2010-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866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8 |
发明(设计)人: | 吉田博;荒礎夫;金坂稔;高桥飞雄马 | 申请(专利权)人: | 共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15/024 | 分类号: | E04F15/024;E04F15/00;E04F21/2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朱美红;杨楷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层 用地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与基础台面隔开规定间隔配设以在基础台面上形成配线路径空间、由支承部支承的双层台用地板(二重床用フロアパネル)及双层台设备。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与基础台面隔开规定间隔配设以在基础台面上形成配线路径空间、由支承部支承的双层台用地板。双层台用地板例如如专利文献1、2中公开那样,在上侧板材与下侧板材之间设置大致平板状的芯材、将上侧板材粘接在芯材的上面侧、将下侧板材粘接在芯材的下面侧而构成。作为该芯材,使用粒子板或MDF等。
【专利文献1】特开平10-115077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9-203616号公报
在如专利文献1、2那样在双层台用地板的芯材中使用粒子板或MDF的情况下,具有使双层台用地板轻量化、能够实现施工性的提高及减轻对建筑物的载荷负担的优点。但是,由于耐冲击性等的强度不够,所以为了确保作为双层台用地板的所需的强度,产生了将芯材的板厚加厚、或将上侧板材或下侧板材加厚的需要,结果产生重量增大并且变为高成本的不良状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消除上述不良状况而提出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得到充分的耐冲击性等的强度、并且能够实现薄型化及轻量化的双层台用地板及双层台设备。此外,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是简单的构造、低成本的双层台用地板及双层台设备。此外,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将双层台用地板的周面附近的强度强化的双层台用地板及双层台设备。此外,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即使在建筑物浸水的情况下、也能够最低限度地维持能够进行物品的运出作业的状态的双层台用地板及双层台设备。
本发明的双层台用地板,是以在基础台面上形成配线路径空间的方式与上述基础台面隔开规定间隔配设、受支承部支承的双层台用地板,其特征在于,具备:芯材,由叠合了多片单板的合板构成;上侧板材,固接设置在上述芯材的上面侧;下侧板材,固接设置在上述芯材的下面侧。上侧板材和下侧板材优选的是钢制等的高强度的结构,此外,上侧板材和下侧板材优选地分别粘接固接在芯材的上面侧和下面侧。
在上述结构中,通过将芯材用叠合了多片单板的合板构成,能够得到充分的耐冲击性等的强度,并且能够实现薄型化及轻量化,能够实现施工性的提高、成本降低、向建筑物的载荷负担的减轻。此外,能够得到简单的构造、低成本的双层台用地板。
本发明的双层台用地板的特征在于,使上述单板为桉树材。
在上述结构中,能够更可靠地得到充分的耐冲击性等的强度,并且能够更可靠地实施薄型化及轻量化。
本发明的双层台用地板的特征在于,使构成上述芯材的上述单板的比重为0.70以上0.85以下。
在上述结构中,能够更可靠地得到充分的耐冲击性等的强度,并且能够更可靠地实现薄型化及轻量化。
本发明的双层台用地板的特征在于,在上述上侧板材的周缘上设有向下方弯曲延伸设置的垂下片;在上述下侧板材的周缘上设有向上方弯曲延伸设置的立起片;将上述垂下片和上述立起片配置为,使其至少在一部分上具有重叠部,通过上述垂下片和上述立起片覆盖上述芯材的周面的至少一部分;通过上述重叠部,由位于外侧的上述垂下片推压位于内侧的上述立起片及上述芯材的周面,或者由位于外侧的上述立起片推压位于内侧的上述垂下片及上述芯材的周面。另外,上述结构在不将芯材用叠合了多片单板的合板构成的情况下也能够采用。
在上述结构中,通过进行推压在垂下片或立起片上的成形等,在双层台用地板的强度最弱的部分即周面附近,能够设置钢制等的上侧板材及钢制等的下侧板材的弯折部分等而增加强度。此外,能够将芯材的大部分用上侧板材和下侧板材遮挡,在浸水时能够防止双层台用地板分解,所以即使在建筑物浸水的情况下,也能够最低限度维持能够进行物品的运出作业的状态。
本发明的双层台用地板的特征在于,将上述立起片的内面大致抵接在上述芯材的周面上,将上述垂下片的内面大致抵接在上述立起片的外面上。另外,上述结构在不将芯材用叠合了多片单板的合板构成的情况下也能够采用。
在上述结构中,能够以更稳定的高强度的构造将双层台用地板的周面附近覆盖,耐燃烧性良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共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共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262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