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水处理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26330.7 | 申请日: | 2010-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050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发明(设计)人: | 岳钦艳;齐元峰;吴苏清;高宝玉;郗斐;岳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02 | 分类号: | C02F3/02;C02F3/12;C02F3/28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许德山 |
地址: | 250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水处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功能水处理器,属于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污水处理中,处理设备至关重要,处理设备的好坏直接影响了污水处理的效果,目前使用的各种水处理设备,处理效果基本上能达到使用要求,但这些水处理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绝大多数情况下,一种水处理设备只能用于一种水处理技术,对于其他水处理技术则很难应用,导致市场上出现了各种型号水处理设备,使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困难。如公开号为CN1403390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生物转盘(筒)、槽体、转轮、射流喷射器,生物转盘(筒)、转轴、转轮安装在槽体内,转轮通过传动机构与转轴相连接,射流喷射器设置在与转轮相对的位置并与污水泵相连接。本发明可以同时实现射流曝气、自吸污水及用射流余能驱动生物转盘(筒)转动的作用,克服了采用电机驱动方式存在的由于溶解氧不足而产生臭气和设备占地大的缺点,明显提高了对污水的净化效率。该装置仅能提供好氧条件下的污水,无法提供厌氧环境,大大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易于装卸,应用广泛,节约资源,处理效果好的多功能水处理器。
一种多功能水处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柱型反应器、污泥斗和底部支架,污泥斗设置于柱形反应器底端,柱形反应器底部连接有底部支架,柱形反应器侧壁设置进水口、出水口、取样口,柱形反应器顶端设置有顶盖。
所述的进水口设置于柱形反应器上部的侧壁处。
所述的出水口设置于柱形反应器下部的侧壁处。
所述的柱形反应器为圆柱形反应器。
所述的柱形反应器侧壁设置的取样口数量为3-7个。
所述的柱形反应器侧壁还设置有法兰;优选的,柱形反应器侧壁设置有6个法兰。
所述污泥斗的下端设有进气口。该进气口可以作为曝气的进气口,也可以作为活性污泥的排出口。
所述的柱形反应器内设置有隔板。
当需要厌氧生化处理时,用顶盖封闭圆柱型反应器,可以使圆柱型反应器内产生厌氧环境;当需要好氧生化处理时,污泥斗下端的进气口可以进行曝气。
这种新型的多功能水处理器可以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多功能水处理器联用,达到多种水处理技术的耦合。
本发明提供的多功能水处理器,既可以实现污水厌氧处理对设备的要求,也可以实现好养处理对设备的要求,同时设备具有通用型,可以单用也可以联用,达到多种水处理技术的耦合,既提高了水处理效果,又达到了节约资源,降低维护和保养成本的目的。并且本发明还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易于装卸,应用广泛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所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所示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和2所示的多功能水处理器联合使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3所示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圆柱型反应器,2、污泥斗,3、法兰,4、进水口,5、顶盖,6、进气口,7、底部支架,8、取样口,9、出水口,10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发明做进一步阐述,但本发明所保护范围不限于此。
实施例1
一种多功能水处理器,如图1所示,包括圆柱形反应器1、污泥斗2和底部支架7,污泥斗2设置于圆柱形反应器1底端,污泥斗2的下端设有进气口6;圆柱形反应器1底部连接有底部支架7,圆柱形反应器1侧壁上部设置进水口4,圆柱形反应器1侧壁下部设置出水口9,圆柱形反应器1侧壁中部竖直排列3个取样口8,圆柱形反应器1顶端设置有顶盖5。所述的圆柱形反应器1侧壁还设置有6个法兰3。
污水经进水口4进入圆柱型反应器1,如使用好氧处理技术,可通过进气口6进行曝气,如反应过程中有污泥产生,可通过污泥斗2收集,处理后的污水经出水口9排出。
1)单个本实施例1所述的多功能水处理器可用于活性污泥法、生物流化床法、普通生物滤池法和曝气生物滤池法处理城市生活污水,如利用曝气生物滤池处理生活污水,进水COD400mg/L,氨氮40mg/L,出水COD达到50mg/L,氨氮达到2mg/L,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2)两个本实施例1所述的多功能水处理器联用可以实现多种水处理技术的耦合,如活性污泥法和好氧生物流化床法的耦合处理经水解酸化后大豆蛋白产业的废水,活性污泥法和曝气生物滤池法的耦合处理城市生活污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263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