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轴承座的托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26696.4 | 申请日: | 2010-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901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发明(设计)人: | 葛川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科大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39/02 | 分类号: | B65G39/02;B65G39/04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地址: | 201707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轴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物料输送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带轴承座的托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带式输送机作为连续运输设备,由于其具有效率高、能耗小、运营费低、安全可靠等优点,因此在国内、外得到迅速的发展,并且现已日趋成熟和完善。托辊装置是带式输送机的主要部件,它主要用于支撑输送带和物料重量,并通过调整不同输送带的变形量,以达到物料能够平稳的输送的功效。
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带式输送机最大输送量可达24000t/h。为了满足生产需求,设计人员通常是通过提高带速或增加托辊轴径来提高输送能力。但是由于在许多国家对胶带输送机环保方面的要求,且胶带机的极限带速受到限制,为了达到输送量的要求,通常会增加托辊轴径,有时将托辊轴径增加到为50mm仍不能满足承载能力的要求。同时,托辊轴径的增加会加大托辊径向跳动量、托辊灵活度以及轴向窜动量。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带轴承座的托辊装置,在不改变轴径的情况下,增加带式输送机的输送量,从而达到缩短运输时间,提高生产效率的功效。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轴承座的托辊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输送效率低或者灵活度差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带轴承座的托辊装置,其包括用于驱动装置运行的托辊轴以及嵌套在该托辊轴外部的轴承,该轴承置于一轴承座内,所述轴承座与包覆于其外的托辊体一端通过焊接连接为一体所述托辊体为双层托辊体,进一步包括外托辊和内托辊。
依照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所述的托辊装置,轴承数目为两个,分别套接在所述托辊轴的两端,并分别置于一轴承座内。
依照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所述的带轴承座的托辊装置,轴承座与托辊轴以及轴承之间设置有密封组合。
依照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所述的带轴承座的托辊装置,托辊轴两端均设有定位槽,所述托辊轴通过该定位槽与所述轴承定位。
依照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所述的带轴承座的托辊装置,托辊轴是光拉冷拔圆钢,其长度长于托辊体长度、轴径=<5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的的一种带轴承座的托辊装置所采用的双层托辊体,在不改变托辊轴轴径的条件下,能够增加输送机承受的输送量,进而达到缩短运输时间,从而提高生产效率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为带式输送机托辊装置的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其中:托辊体10、外托辊11、内托辊12、轴承座20、托辊轴30、轴承40、密封组合50、定位槽60。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核心思想是提供一种带轴承座的托辊装置,其采用双层托辊体代替传统的托辊体,实现增加带式输送机的输送量,从而达到缩短运输时间,提高生产效率的功效。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其为一种带轴承座的托辊装置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本发明的带轴承座的托辊装置,其包括用于驱动装置运行的托辊轴30以及嵌套在该托辊轴30外部的轴承40,该轴承40置于一轴承座20内,所述轴承座20与包覆于其外的托辊体10一端通过焊接连接为一体所述托辊体10为双层托辊体,进一步包括外托辊11和内托辊12。
进一步的,轴承40数目为两个,分别套接在所述托辊轴30的两端,并分别置于一轴承座20内。
进一步的,轴承座20与托辊轴30以及轴承40之间设置有密封组合。
进一步的,托辊轴30两端均设有定位槽60,所述托辊轴30通过该定位槽60与所述轴承40定位。
进一步的,托辊轴30是光拉冷拔圆钢,其长度长于托辊体10长度、轴径=<50mm。
在此说明书中,本发明已参照其特定的实施例作了描述。但是,很显然仍可以作出各种修改和变换而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应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科大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科大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2669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