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宽窄行水稻插秧机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27011.8 | 申请日: | 2010-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795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1 |
发明(设计)人: | 徐一成;朱德峰;陈惠哲;李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稻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C11/02 | 分类号: | A01C11/02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刘晓春 |
地址: | 310006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宽窄 水稻插秧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稻插秧机具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水稻插秧机的结构形式都是由可横向移动的秧箱和布置在秧箱 下方位置取秧插秧机构(分插机构)构成,两机构被安置在动力底盘上用以移动 插秧作业。秧箱被纵向分隔为若干的等宽的几部分(段),在每个分隔段都对应 有一个分插机构,分插机构的间隔与秧箱的分隔段的间隔相同,也是插秧的行距。 在每段秧箱中都设有纵向送秧机构。在插秧作业中,将预先培育好统一规格的宽 度与秧箱分隔内宽度相同的秧毯放在各段秧箱上,在插秧机向前移动的同时,分 插机构运转,从秧毯上抓取一块秧苗插入田间,同时秧箱作横向往复移动,移动 的距离与秧毯的宽度相同,秧箱的移动在变化移动方向,向反方向时,秧箱中的 纵向送秧机构将秧毯向下移送,使分插机构对应的取秧口始终有秧苗。在这种常 规的插秧机中,秧箱的横向往复移动进行横向送秧,秧箱中纵向送秧机构的间歇 运动进行纵向送秧,再配合分插机构的取秧插秧运动完成将秧毯上的秧苗插入到 田间的作业过程。由于秧箱的横向往复移动的距离是固定的,使秧毯的宽度、插 秧的行距都是固定等宽的,三者的参数是相互关联的。在这种常规的插秧机中, 由于其结构的原因,行距是相同的(目前通常为30厘米)。在栽培上称为等行距 栽培。在水稻的栽培中还有另一种形式——宽窄行栽培(既在栽培中行距不同, 一行宽一行窄间隔种植)。这种栽培形式公认较等行距栽培有更好的有通风透光 和合理的密度,可有更好的产量。但由于操作的繁琐,很难大面积推广应用。应 用机械可很好的解决操作繁琐的问题,但常规的插秧机由于其结构的原因只能进 行等行距的栽培。无法完成宽窄行栽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完成水稻宽窄行移栽的宽窄行插 秧机。为此,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括秧箱、分插机构、移秧箱机构、 安装在机架上并通过与悬挂架铰接的悬挂于动力行走装置上,秧箱可在移秧箱机 构的带动下在机架上进行横向的左右移动;其特征在于:
分插机构的秧苗取插机构之间的间距按照宽行宽度、窄行宽度间隔地设置;
秧箱被按横向分成若干个秧毯放置单元,单元与单元之间存在间隔,所述单 元内设有放置秧毯位,其宽度为窄行宽度的两倍;
每个单元配设有两个间距为窄行宽度的秧苗取插机构。
普通的等行距插秧机是一种应用比较广泛的插秧机,而宽窄行插秧机对要求 高密植的双季水稻的插秧具有应用意义。
理论上,对于宽窄行插秧机来说,它必须具有两种行程配合才能完成宽行和 窄行的插秧,因此,宽窄行插秧机被视为结构较等普通插秧机复杂很多的机器, 又由于同时对相配套的育秧盘和育秧播种机也需更换,其应用有限,成本很高, 因此,一直未被各厂家所重视。由于宽窄行插秧机械的缺乏,因此对宽窄行插秧 的推广形成了极大的限制。
由于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基本不对现有普通插秧机进行大的改造, 可以配用普通插秧机的部件,通过对各机构进行新的布置,使其完全成为一种新 形水稻宽窄行插秧机,对相配套的育秧盘和育秧播种机无需更换,由此,为插秧 机厂家提供一种低成本快速量产的宽窄行插秧的解决方案,使得水稻宽窄行种植 技术能够得到顺利的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乘坐式宽窄行插秧机的侧视图。
图2为乘坐式宽窄行插秧机部分结构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结合旋转齿轮箱式分插机构的插秧机说明本发明:
悬挂于动力行走装置1上的宽窄行插秧机包括悬挂架2、与悬挂架2铰接的 机架3、安装在机架3上的秧箱4、与机架3连为一体的移秧箱机构5、分插机 构6、传动箱7。秧箱4可在机架上进行横向的左右移动,秧箱4的移动靠移箱 机构5输出的运动动作来实现。机架3及安装在其上的秧箱4、移秧箱机构5、 分插机构6可随悬挂架2的运动而提升和降落,来带动分插机构6中的秧苗取插 机构升降。设置的机架结构形式为在下部为L形的秧箱承托板31,托承秧箱4, 使秧箱4可在其上滑移。
相邻分插机构的秧苗取插机构之间的间距按照水稻种植的宽行宽度、窄行宽 度间隔地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宽行宽度为300mm,窄行宽度为140mm(采用 此参数可应用普通的等行距插秧机相配套的育秧盘和育秧播种机)。所述秧苗取 插机构为一组绕转轴放射性排列设置的取秧针6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稻研究所,未经中国水稻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270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