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监测自然海域造礁石珊瑚生长钙化率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27780.8 | 申请日: | 2010-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066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发明(设计)人: | 黄晖;张成龙;黄良民;练健生;张浴阳;杨剑辉;李秀保;叶承;黄洁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5/00 | 分类号: | G01N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陈卫 |
地址: | 510301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监测 自然 海域 礁石 珊瑚 生长 钙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珊瑚礁生理生态学研究领域,涉及一种监测自然海域造礁石珊 瑚生长钙化率的方法。
背景技术
精确测量自然海域造礁石珊瑚生长率或钙化率可以分析其所受到环境胁迫 的压力,与某些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及受其影响的强度。如果采用某一珊瑚礁生 态系统的优势种作为实验对象,则可以反映该系统整体的生长状况。因此该方 法是珊瑚礁生态系统研究的重要手段。它可以用于定量探讨造礁石珊瑚生长率 或钙化率的季节变化,年际变化等,可以精确衡量珊瑚体乃至珊瑚礁生态系统 在某一特定时期内生长状况、受胁迫状况并能反应珊瑚礁健康状况。目前我国 沿岸海区珊瑚礁普遍受到环境污染、人为破坏等诸多复杂因素的共同作用,正 处在不断衰退的过程中,如能定期对珊瑚礁生长和健康状况进行监测,对珊瑚 礁的保护和研究将是十分有价值的。但是珊瑚礁在短期内的变化往往是很细微 的,传统的监测方法很难捕捉到这种变化。目前我国的珊瑚礁生态系统监测主 要采用传统的样带调查方法,虽然能够反映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现状,如各种覆 盖率、死亡率、底质类型等,但捕捉不到珊瑚礁的细微变化,从而无法进行精 确的时空差异性研究。
通过野外现场培养实验珊瑚体能够更精确地反映自然海域造礁石珊瑚的各 种生理指标及其受环境因子影响的水平。因此,在国内外的珊瑚礁生态系统研 究中是一种广泛采用而又十分有效的实验方法。但是在以往的现场培养实验中, 通常有两种做法,第一,将实验珊瑚体固定在较大块的基底上,无法进行移动 及称量,因此不适合本方法使用;第二,将实验对象粘在小块的PVC板上,但 很难阻止其它生物的附着,对称量精度造成较大误差。本发明专门针对这些问 题进行了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精度的监测自然海域造 礁石珊瑚生长钙化率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监测自然海域造礁石珊瑚生 长钙化率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在珊瑚礁分布海域安置一基座,并在该基座上安装一珊瑚固定基座;
(2)在珊瑚礁分布海域采集珊瑚体,利用称量装置在预定液体内称量珊瑚 体的相对重量M0;然后使用水下胶将其粘在一珊瑚收容基座内,放置自然风干, 珊瑚收容基座与珊瑚体形成一连接体,通过上述称量装置在预定液体内称量该 连接体的初始相对重量M1;
(3)将珊瑚收容基座通过一连接件与珊瑚固定基座组装连接,并在珊瑚礁 分布海域原位驯养一段时间;
(4)进行第i次测量:将连接件与珊瑚固定基座分离,使珊瑚收容基座与 连接件脱离珊瑚礁分布海域,并将连接件与珊瑚收容基座分离,利用步骤(2) 中的称量方法,称量连接体的相对重量Mi+1;
(5)再将珊瑚收容基座通过连接件与珊瑚固定基座组装连接,在该珊瑚礁 分布海域养殖时间ti后,再重复步骤(4),记录经过时间ti后连接体相对重量 Mi+2;
(6)(Mi+2-Mi+1)为实验珊瑚体在ti时间段内增加的相对重量,设珊瑚体密度 为ρ1,则其在ti时间段内绝对钙化生长量:
Ci=(Mi+2-Mi+1)*ρ1/(ρ1-ρ) (1);
(M1-M0)为珊瑚收容基座的相对重量;(Mi+1-(M1-M0))为第i次测量 初始时实验珊瑚体的相对重量,其绝对重量:
Ci0=(Mi+1-(M1-M0))*ρ1/(ρ1-ρ) (2);
(1)、(2)相除,再除以时间ti得单位重量珊瑚体在单位时间内的钙化生长 率Rcal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2778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运动鞋
- 下一篇:一种疾控人员用耐穿密封鞋裤腿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