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植栽土壤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0128395.5 申请日: 2010-03-19
公开(公告)号: CN102187777A 公开(公告)日: 2011-09-21
发明(设计)人: 许水茂 申请(专利权)人: 许水茂
主分类号: A01G1/00 分类号: A01G1/00;B09B3/00
代理公司: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代理人: 薛琦;朱水平
地址: 中国台湾台北市*** 国省代码: 中国台湾;7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土壤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植栽土壤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合成化纤原丝或纺织废弃纤维制成的颗粒物、腐熟完全的有机物以及矿石沙粒介质,以适当比例混合并调配pH值、EC值及密度比等土壤三大定性,制备适合各种不同栽植植物生长的人造土壤。

背景技术

人类利用天然土壤发展农耕历史已非常久远,天然土壤笨重、搬移困难,必须依靠当地的日照、天候、水源、土壤条件等因素配合,只能适地适种“靠天吃饭”,并且天然土壤容易硬化,必须利用农耕器具进行松土,使土壤松软活化、具通气性、孔隙度及保水率,以利于播种、定植与根系的生长,让植物能顺利摄取阳光、空气、水分与养分,但是松软表土容易遭雨水与强风冲刷而流失,天然土壤也含有草籽、虫卵、病源菌,必须经常除草、除虫,作物生长必须供应大量的水及肥料,成本高又有作物连作障碍。

1950年人类发明水耕无土栽培(Hydroponics),这种不用依赖传统土壤、省水、省肥料、容易管理、操控的栽培方式,立刻受到全世界农业专家的高度重视,并开始盛行于世界各地,可是利用水培栽植工法,能栽种作物受到极大限制,而且水培要求技术较高,尤其是设施与肥料的管理技术难度较大。

1968年丹麦发明岩棉无土栽培(Rockwool),岩棉块具有高度通气性、孔隙度、以及保水率,施工方便、不用除草,作物成长过程需要的水分、营养液均可利用滴灌方式自动补充供给,有效省水、省肥与减少劳力的支出,因而岩棉无土栽培也深受先进国家的喜爱,但岩棉是利用矿物所合成的无机纤维,存有“操作及弃置”等问题。

同时,有别于土壤的各式相关栽培介质也被大量开发应用,例如水苔、蛇木、树皮、椰子土、陶土粒、珍珠石、蛭石、泥炭苔等,但是这些介质均存在下述缺陷:

水苔虽具有保水、保湿、排水功能,但孔隙太大,适合栽种的作物不多,多只能以半气生根植物栽培为主,如蝴蝶兰栽培;而且,水苔也会长出绿藻造成兰根的腐烂。

蛇木(笔筒树)的材质较硬,吸水与保水性不佳,以中国兰栽培为主,因为生长于低海拔山区,必须砍伐再加工处理。

树皮的吸水、保水均不佳,一般以半气生根兰科为主。

椰子土的吸水性、保水性不够良好,容易腐烂、分解、致密造成排水困难。

陶土粒必须烧制加工,具多孔隙性,吸水、保湿,但质地太硬。

珍珠石目前被大量使用,其质轻、透气,但保湿效果不好,容易崩解、产生粉尘、致密影响排水功能,阳离子交换量低。

蛭石的质轻、透气,保湿效果不好、固定性差。

泥炭苔(peat mass)是良好的无土栽培介质,但是容易酸化、分解、致密,酸化会造成根系腐败,致密造成排水困难,太干燥也不易吸水等缺陷,由于必须挖掘开采,英国已禁止相关植栽产品输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了前述天然土壤的多种缺陷,以及水耕、岩棉无土栽培和各式栽培介质均存在的诸多缺点,提供了一种足以取代天然土壤,并且完全没有前述各种栽培介质缺点的植栽土壤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人经多年的观察、研究及实际制作样品,栽植试验、改良,在具体成品的长期实际成果验证中,最终制得本发明的植栽土壤。

本发明的植栽土壤,其含有合成化纤颗粒、腐熟完全的有机物以及矿石沙粒。

本发明中,所述的合成化纤为常规所述的合成化纤,如聚脂纤维(Polyster)、尼龙纤维(Nylon)、混纺棉(T/C:POLYESTER/COTTON)等,所述的合成化纤较佳的为原丝和/或纺织废弃纤维。所述的原丝一般为合成化纤未经染色与上浆处理的纯白原丝;所述的纺织废弃纤维可为纺织工业下脚料、用后的废弃物、混纺布匹、不织布、碎布条和纺织工业废弃物等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纺织废弃纤维对纺织物品废弃物充分循环利用,进一步减少垃圾产生。所述的原丝的合成化纤颗粒较佳的用于食用蔬果栽培,所述的纺织废弃纤维较佳的用于观赏苗木、盆花、草花、天然草毯等植栽。

其中,所述的合成化纤颗粒的制备方法较佳的包括如下步骤:合成化纤原丝和/或经预处理后的纺织废弃纤维经粉碎制得毛絮状物,之后制成颗粒物,即可。

所述的预处理纺织废弃纤维较佳的通过常规的筛选、精练、漂白、水洗及烘干等过程进行预处理。

所述的粉碎较佳的为机器粉碎。所述的毛絮状物的粒径大小较佳的为0.01mm~0.1mm。

所述的制成颗粒物较佳的为螺旋状机器捻制加工处理制得。

所述的颗粒物的粒径大小较佳的为5mm以下。所述的颗粒物一般为蓬松纠结缠绕状的颗粒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水茂,未经许水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2839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