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散热片的植立结合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28425.2 | 申请日: | 2010-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893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发明(设计)人: | 秦利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利华 |
主分类号: | B23P19/027 | 分类号: | B23P19/027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逯长明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片 结合 方法 | ||
1.一种散热片的植立结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一成型机具,该用以成型散热片的素材通过成型机具的加工,形成一连续排列并接的散热片模块;
运动的成型机具依序冲压散热片模块的至少一近接于植体的散热片,分离于该散热片模块;
提供一植体,植体定位于模座上,且受步进转动的模座带动产生间歇性转动,以及植体的周围设有供散热片插置的多数凹沟;
进行散热片植立,该成型机具冲压而分离于散热片模块的至少一散热片,受一动力源推向植体运动,运动的散热片逐一插入该可转动的植体周围的各凹槽结合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片的植立结合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成型机具是包含一冲压机和一模具组,散热片的素材通过冲压机导料进入,经冲压机带动模具组冲压该散热片的素材,以形成一连续排列并接的散热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散热片的植立结合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成型机具进一步包含一匣槽,散热片模块经冲压的至少一散热片可以进入该匣槽,由动力源推动该匣槽中的散热片逐一的插入植体的各凹槽结合定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片的植立结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散热模块的至少一散热片,受一动力源推向植体运动,以及该动力源是为马达、气压缸、油压缸或机械手臂的任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片的植立结合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模座和动力源是受控于一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包含一计数单元,计数单元控制模座的步进转动和动力源推动散热片的计数,在计数植体的全部凹槽插置散热片完成,计数单元乃截止计数并由控制装置送出信号,停止该模座和动力源的动作。
6.一种散热片的植立结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一成型机具,该用以成型散热片的素材通过成型机具的加工,形成一连续排列并接的散热片模块;
运动的成型机具依序冲压散热片模块的至少一近接于植体的散热片,分离于该散热片模块;
提供一植体,植体定位于模座上,且模座受一驱动装置带动,使植体产生远离或近接该成型机具上的散热片模块,与产生步进间歇性转动的顺序交互运动,及于植体的周围设有供散热片插置的多数凹沟;
进行散热片植立,该受驱动装置带动的植体近接于受成型机具冲压而分离于散热片模块的至少一散热片,同时植体周围的一凹沟和散热片对应插接结合定位,以及包含已插接结合该散热片的植体受驱动装置带动远离,进一步该驱动装置带动该植体步进间歇性转动,使植体周围的次一凹沟再次受驱动装置带动近接且与该受成型机具冲压而分离于散热片模块的次一散热片插接结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散热片的植立结合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成型机具是包含一冲压机和一模具组,散热片的素材通过冲压机导料进入,经冲压机带动模具组冲压该散热片的素材,以形成一连续排列并接的散热模块。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散热片的植立结合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成型机具进一步包含一匣槽,散热片模块经冲压的至少一散热片可以进入该匣槽中定位,以预备进行与植体的凹沟对应插置。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散热片的植立结合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驱动装置是受控于一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包含一计数单元,计数单元控制驱动装置,带动植体近接或远离散热片,与植体步进间歇性转动顺序交互运动的计收,在计数植体的全部凹槽插置散热片完成,计数单元截止计数,并由控制装置送出信号,停止该驱动装置的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利华,未经秦利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2842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前窗遮阳板装配治具
- 下一篇:一种轴向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