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层析颗粒介质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28815.X | 申请日: | 2004-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915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04 |
发明(设计)人: | 姜韬;廖加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九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0/26 | 分类号: | B01J20/26;B01J20/30;C08F2/32;B01D1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 代理人: | 程伟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层析 颗粒 介质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制备具通透性孔的层析分离介质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a)形成由水溶液液滴-有机连续相组成的悬浮系统,该水溶液由 介质单体混合物溶于水组成,介质单体混合物包括水溶性的可聚合 化合物与双丙烯酰胺,介质单体混合物在水溶液中的重量百分比浓 度为2%到50%,双丙烯酰胺占总介质单体混合物的克分子比为0.5 至1.0,有机连续相为至少部分不混溶于水的有机溶剂;
b)液滴由可聚合的化合物和双丙烯酰胺的水溶液组成,并通过聚 合反应形成带通透性孔的固体多孔颗粒;
c)清洗固体多孔颗粒以除去有机溶剂,未聚合的水溶性可聚合化 合物以及双丙烯酰胺;
d)使溶于有机溶剂或水溶液和有机溶剂的混合液的功能单体与固 体多孔颗粒中双丙烯酰胺上的自由双键反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固体多孔颗粒内通透性孔的平均 直径为小于等于0.1微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介质单体混合物含有孔诱发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孔诱发剂选自乙二醇,聚乙二醇, 聚氧乙烯或多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双丙烯酰胺占总介质单体混合物 的克分子比为0.7至0.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介质单体混合物在水溶液中的重 量百分比浓度为20%至4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可聚合化合物为乙烯基,烯丙基, 丙烯基和异丁烯基化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可聚合化合物选自乙烯乙脂,乙 烯醇,乙烯丙二醇,乙烯吡咯啉酮,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羟乙 基甲基丙烯酸酯,羟丙基甲基丙烯酸酯,羟丙基丙烯酰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双丙烯酰胺是N,N’-亚甲双 丙烯酰胺或哌嗪双丙烯酰胺。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有机溶剂是直链烷烃液体和支 链烷烃液体。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有机溶剂中还包含溶于有机溶 剂的乳化剂。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乳化剂选自山梨聚糖的衍生物, 乙氧烷基酚和聚乙氧基醚。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介质单体混合物还包含一种聚 合反应起始剂。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聚合反应起始剂包括过硫酸铵 /四甲基乙二胺,2,2’-偶氮双(2-氨基丙烷)盐酸盐,2,2’-偶氮双 (N,N’-二亚甲基异丁基丙烯酰胺)和4,4’-偶氮双(4-氰基戊酸)。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功能单体含有疏水功能基团, 包括辛基丙烯酰胺,辛基异丁烯酰胺,苯基丙烯酰胺,丁基丙烯酰胺, 丙基丙烯酰胺,乙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和羟乙基丙烯酰胺。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功能单体选自甘油酰丙烯酸酯, 甘油酰甲基丙烯酸酯,丙烯基甘油酰醚,丙烯醛,丙烯酰胺基丁醛, 二甲基乙缩醛,丙烯酸酐,丙烯酰氯,N-丙烯酰琥珀酰亚胺和烯丙基 氯甲酸酯。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功能单体溶于溶液中,溶液还 含有一种聚合反应起始剂。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制备的颗粒状层析分离介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九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九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2881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砌块形成的墙体结构
- 下一篇:弹性波元件、通信组件、以及通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