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环保绿化可分解人工草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28848.4 | 申请日: | 2010-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999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8 |
发明(设计)人: | 张豪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豪翔 |
主分类号: | E01C13/08 | 分类号: | E01C13/08;C08L3/02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203 | 代理人: | 胡畹华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保 绿化 可分解 人工 草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保绿化可分解人工草皮。
背景技术
天然草皮固然具有自然的质感与生气,但天然草皮的维护也是一项庞大的工程,人力及经费的负担均颇高;例如,需要经常洒水而浪费水资源、施肥杀虫以致于造成环境污染、限制人为踩踏而影响人们活动空间等;因此,在部分有前述顾虑的草地环境,会采用人工草皮来取代天然草皮,借以节约大量水资源,且完全不用施肥杀虫而能减少环境污染,亦可无限制的踩踏以大幅扩展人们的活动空间。
传统人工草皮的结构大体上包含有一基布,基布上锚植绒毛做为草皮,基布再结合一背衬;其制法是在背衬工艺上采用涂胶、流延、喷涂等方法,胶则基本使用PU、EVA、PVC或SBR,其中尤以水性丁苯橡胶最为普遍,但是这种工艺对于涂膜厚度、基布结合、绒头稳固等方面都极难控制,因此质量难以掌控,再加上绒毛的锚植强度低,且水性丁苯橡胶的寿命最长五年左右,因此就算基布、绒毛的质量优良,整体寿命也仅大约在5-6年,更糟糕的是在废弃回收时,这些胶无法跟基布、绒毛分离,造成根本无法再制,无法达到环保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环保绿化可分解人工草皮,其可以在自然环境中自然分解,具备环保功能的全塑化淀粉人工草皮。
本发明的特征,是采用全塑化淀粉材料经加热熔融后,分别以塑胶成型加工工艺予以成型;以拉丝技术制成草纱;及采用延流方法制成薄膜后,先用编织机将成型的全塑化淀粉材料制成基布,再以簇绒机将所述草丝簇绒在该基布上,然后以薄膜或全塑化淀粉编织布做为背衬而熔融结合于该基布,以制成全塑化淀粉可分解的人工草皮。
本发明所提供的全塑化淀粉材料,是包含重量百分比例90%以上的淀粉,以及重量百分比10%的能完全分解的其它塑胶组成分,该淀粉与可分解的塑胶组成分混合后具有塑胶的全部性能(如可塑性、延展性、弹性等),因此可使用现有的塑胶加工设备制成纱线、编织布、薄膜卷材等基本材料,再用簇绒设备及后续制程设备将该基本材料制成人工草皮。
做为较佳的选择,本发明使用的全塑化淀粉,是使用与高分子(如苯乙烯、异戊二稀、丙烯酸烷酯、甲基丙烯酸甲酯)枝共聚的方法,以及为了获得热塑性而与增塑剂(如甘油、乙二醇、山梨醇、聚乙烯醇)共混,因此该全塑化淀粉完全具有塑胶的特性,其柔韧抗拉强度与PE相当,熔融温度则与PP接近,在大约160-170℃之间的温度及常压环境下即可制造。为了产生绿色草皮的颜色,则在制程中如同制造一般塑胶制品般加入色粉。所述全塑化淀粉根据各个厂家的制程不同,其淀粉含量自100%-70%,几乎可采用塑胶所有的成型方法来制造;如挤压、流延、注塑、吹塑、拉丝等方法,因此可使用传统的塑胶成型方法来制造人工草皮。
利用前述本发明所制造的人工草皮,在自然环境中可以自行分解,可完全取代绿化所用的天然草坪,大量的节约水资源,完全不用施肥杀虫,减少环境污染,并且可无限制的踩踏,因此大大扩展人们的活动空间,本发明将使绿化的方式与观念发生彻底的改变,比天然草坪更加环保而无任何污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其可以在自然环境中自然分解,具备环保功能的全塑化淀粉人工草皮。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制造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制成的人工草皮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草纱
11……绒头
2……基布
3……薄膜或编织布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显示本发明的制程为:
拉丝→编织或簇绒→与背衬熔融→包装。
在所述制程中所采用的材料,均为重量百分比例90%以上的淀粉,以及重量百分比10%的能完全分解的其它塑胶组成分所混合而成的全塑化淀粉材料,使该材料具有塑胶的全部性能(如可塑性、延展性、弹性等),借此可使用现有的塑胶加工设备制成纱线、编织布、薄膜卷材等基本材料,再用簇绒设备及后续制程设备将该基本材料制成人工草皮。制成的人工草皮可以在自然环境自行分解,解低对环境的破坏,达到环保的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豪翔,未经张豪翔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288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吸取装置
- 下一篇:来自红薯根茎的IbLEA14基因及其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