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薄型光驱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28965.0 | 申请日: | 2010-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944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发明(设计)人: | 林家园;陈荣福;李英舜;杨智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飞利浦建兴数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1B17/056 | 分类号: | G11B17/056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周国城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驱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驱,特别是指一种薄型光驱。
背景技术
光驱产品主要可分为半高型光驱(Half-Height Optical Disc Drive)及薄型光驱(Slim Optical Disc Drive)。相较于一般台式计算机所内建的半高型光驱,内建于笔记本电脑中的薄型光驱具有体积更小且重量更轻的结构,其厚度约仅有1.27cm左右。
请参见图1,图1为现有薄型光驱1于托盘13退出机壳10时的侧面剖视示意图。现有薄型光驱1包含一机壳10、一托盘13、一第一电路板14、一第二电路板15及一软性扁平排线(Flexible Flat Cable,FFC)16。机壳13由一上盖11及一下盖12组合而成。第一电路板14设置于下盖12上,而第二电路板15设置在托盘13上,第一电路板14与第二电路板15之间通过软排线16连接,用以传输两者间的数据信号。托盘13可移动地设置于下盖12,且其上具有一主轴马达19及一光学读取头18,分别用以旋转一光盘片17及读取光盘片17上的数据。
请继续参见图1,软排线16具有一第一导电端163及一第二导电端164分别与第一电路板14及第二电路板15连接。在第一导电端163及第二导电端164之间,软排线16具有一折弯部161。在托盘13进入机壳10的过程中,托盘13会带动软排线16的第二导电端164一并往机壳10内部移动,且随着托盘13逐渐进入机壳10,折弯部161在软排线16上的位置会逐渐往第二导电端164的方向移动。此外,位于第二导电端164与折弯部161之间的软排线16则会因折弯部161的顶面与上盖11接触所产生的作用力(摩擦力)而形成一下垂部162。
然而,由于薄型光驱的内部空间有限,因此软排线的容纳空间也将受到限制,特别是薄型光驱又发展出一种超薄型光驱(Ultra-Slim OpticalDisc Drive),其厚度仅约0.95cm,而其托盘13底部至下盖12的高度空间仅约0.4~0.5cm。再者,由于薄型光驱设置于笔记本电脑中,因此光驱的内部温度会随着笔记本电脑的运作而增加,使软排线受到高温的影响而发生定型的现象。
上述的空间压缩及高温定型的影响会增加折弯部161所产生的作用力,而使下垂部162的下垂量增加。若软排线16的下垂部162的下垂量大于下盖12至托盘13所允许的空间,如图1所示,则在托盘13推入光驱1时,会因为下垂部162的下垂量过大,而发生软排线16被夹在托盘13及下盖12之间的「夹排现象」。
除此之外,在托盘13推入光驱1时,随着折弯部161在软排线16上的位置的改变,软排线16的下垂部162的下垂量亦会跟着变动。在托盘13多次进出光驱1的情况下,将会造成软排线16受到反复地折叠而产生应力集中的现象,更甚者会造成软排线16的内部导体断路,进而影响光驱的正常功能。
因此,如何避免应用于薄型光驱的软排线产生夹排现象,以及在托盘进出机壳过程中,如何提供适当的支撑力于软排在线,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欲解决的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薄型光驱,其可有效避免软排线产生夹排现象,并可在托盘进出机壳过程中,提供适当的支撑力于软排在线。
本发明提出一种薄型光驱,其包含:一机壳,具有一上盖及一下盖;一托盘,可移动地设置在机壳内,用以载入/载出一光盘片;一第一电路板,设置于下盖上;一第二电路板,设置于托盘上;一软排线,用以连接第一电路板及第二电路板,其中软排线具有一活动部及一固定部;以及一贴胶,贴附于软排线的活动部上,其中贴胶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且第一端的宽度大于第二端的宽度。
根据本发明提出的实施例,软排线具有一第二导电端,用以与第二电路板连接,且贴胶的第一端较第二端接近第二导电端。
根据本发明提出的实施例,贴胶的第一端至第二端之间的宽度变化可为一线性变化或一非线性变化。
根据本发明提出的实施例,贴胶可分成一矩形区域及一梯形区域,其中矩形区域的宽度为固定,而梯形区域的宽度变化为一线性或非线性变化。
关于本发明可以通过以下发明详述及所附图式,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薄型光驱于托盘退出机壳时的侧面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薄型光驱移除上盖的立体示意图;
图3A为本发明光驱托盘退出机壳时的侧面剖视图;
图3B为本发明光驱托盘加载机壳时的侧面剖视图;及
图4A~4C为本发明的贴胶粘贴于软排在线的不同实施例的示意图。
附图标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飞利浦建兴数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飞利浦建兴数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289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