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害物质去除装置及使用其进行空气净化的空气净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29244.1 | 申请日: | 2010-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889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发明(设计)人: | 张彭义;王娟;野泽康平;中田祐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01D53/90 | 分类号: | B01D53/90;A61L9/20;B01J19/12;B01D53/72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10008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害物质 去除 装置 使用 进行 空气净化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解、去除被循环水捕集的有害气体成分的有害物质去除装置及使用其进行空气净化的空气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对空气中的有害气体成分,例如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例如甲醛和乙醛)、氮氧化合物进行净化的净化装置,公知有使用了气液接触器的空气净化装置。在使用了该气液接触器的空气净化装置中,将作为处理对象的空气吹向有水在循环的过滤器等气液接触器,使空气中所含有的有害气体成分溶解于该循环水中。此外,溶解有有害气体成分的循环水若其所溶解的气体的浓度增高,则其气体的捕集效率降低,因此,要定期进行循环水的更换,或者对溶解于循环水中的溶解气体成分进行化学分解。
采用定期地更换循环水的方法,维护作业性繁琐,在更换循环水时,需要暂时中止装置的运转。此外,由于使用水量增加,导致运转成本上升;而且当处理有害气体成分含量高的空气时,循环水的气体捕集效率会迅速降低。
因此,在专利文献1中,对溶解有该有害气体成分的循环水照射紫外线,由此对作为有害气体成分的有机化合物进行分解处理。
可是,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有害气体成分的分解方法中,为了切实地分解处理被循环水捕集的甲醛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需要大功率的紫外线照射,存在能量转换效率差这样的问题。此外,装置本身大型化、生产成本上涨等问题也是不可否认的。
此外,在利用紫外线的照射来氧化分解、处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时,在处理期间会生成例如乙醛等易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因此,在紫外线照射的氧化分解处理不足的情况下,在该易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中间产物与循环水一起到达气液接触器时,存在被再次排放到空气中的问题。
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2中,除采用普通紫外光线和光催化剂结合处理水和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外,还使用185nm的真空紫外光线,利用185nm真空紫外线和光催化剂之间的耦合作用对水中的有机化合物进行分解处理。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313094号公报
专利文献2:中国专利第ZL03149785.3号说明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以往的技术课题而做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高效率地氧化分解、处理被循环水捕集的有害气体成分,能够显著地降低有害中间产物生成的有害物质去除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空气净化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有害物质去除装置的特征在于,其包括:筒状的容器主体;筒状的分隔体,其配置在上述容器主体的内侧,在该筒状的分隔体的内侧构成有气室,并且该筒状的分隔体具有紫外线透过性;紫外线照射部件,其设于上述分隔体内侧的气室内;载体负载型光催化剂,其填充在容器主体和分隔体之间,该有害物质去除装置使能够捕集有害气体成分的循环水经由容器主体和分隔体之间循环流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2以上述技术方案为基础,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容器主体和上述分隔体之间构成填充有上述载体负载型光催化剂的流动床。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3以上述各技术方案为基础,其特征在于,该有害物质去除装置包括用于将空气导入到上述气室内的空气导入部件。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4以上述各技术方案为基础,其特征在于,该有害物质去除装置包括用于将气室内的空气导出到上述容器主体和上述分隔体之间而进行曝气的曝气部件。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5以上述技术方案为基础,其特征在于,该有害物质去除装置包括:助氧化剂供给部件,其用于向上述容器主体和上述分隔体之间供给助氧化剂;助氧化剂供给量调整部件,其用于调整从该助氧化剂供给部件供给的助氧化剂的供给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6以上述技术方案为基础,其特征在于,上述助氧化剂是过硫酸盐。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7以上述各技术方案为基础,其特征在于,上述载体负载型光催化剂是氧化钛和钛的合金、钌和氧化钛的合金、金和氧化钛的合金或金和钌和氧化钛的合金。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8以上述各技术方案为基础,其特征在于,上述载体负载型光催化剂的体积是容器主体和分隔体之间的体积的1%~40%。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9是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空气净化装置包括:技术方案1~技术方案8中任一项所述的有害物质去除装置;使含有有害气体成分的被处理空气与循环水接触的气液接触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三洋电机株式会社,未经清华大学;三洋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292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化渣消泡剂
- 下一篇:炼钢厂精炼铸余渣在炼钢中的循环利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