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激光直线度干涉仪光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29356.7 | 申请日: | 2010-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816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0 |
发明(设计)人: | 梁军;邓上;舒阳;黄宁秋;羡一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工具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B11/26 | 分类号: | G01B11/26;G01B9/02 |
代理公司: | 成都立信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51100 | 代理人: | 冯忠亮 |
地址: | 610056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激光 直线 干涉仪 系统 | ||
1.激光直线度干涉仪光路系统,其特征在于由激光头(1),组件(A)、双光楔(11)和双平面反射镜(12)组成,组件(A)由偏振分光镜(6)、反射镜(7)、角锥棱镜(8)、四分之一波片(9)、(10)粘接成一体,其中偏振分光镜(6)由两个直角棱镜沿斜面粘结组成,在直角棱镜的斜面上镀有偏振分光膜,反射镜(7)是一个在斜面镀有消偏振反射膜的直角棱镜,反射镜(7)的斜面与偏振分光镜的直角棱镜的斜面平行,四分之一波片(9)、(10)沿两直角棱镜的直角面粘结成一平面,角锥棱镜(8)的三个角锥面镀有全反射膜,其底面与偏振分光镜(6)的直角棱镜的直角面粘接,四分之一波片(9)的光轴与激光头发出的f2光的偏振方向即S偏振的夹角为45°,四分之一波片(10)的光轴与激光头发出的f1光的偏振方向即P偏振的夹角为45°,双光楔(11)由两个直角面相对的上部光楔和下部光楔粘接而成,上部光楔和下部光楔均为直角三角形,其两个相连为一平面的直角面面向组件(A)的四分之一波片,测量时激光头(1)、组件(A)和双平面反射镜(12)位置固定,双光楔(11)置于组件(A)和双平面反射镜(12)之间,并固定于被测体上,激光头(1)发出的f1光即P偏振光和f2即S偏振在组件(A)的偏振分光镜(6)上按照偏振方向分离,f1光透过偏振分光镜(6)和四分之一波片(10)射向双光楔(11)的下部光楔、f2光在偏振分光镜(6)和反射镜(7)反射后通过四分之一波片(9)射向双光楔(11)的上部光楔,双光楔(11)出射的f1、f2光交叉,并垂直投射到双平面反射镜(12),当被测体连同双光楔(11)沿水平方向(Y方向)运动时,被测体在竖直方向(Z方向)产生位移(即直线度误差)时,f1、f2光入射到双光楔(11)的位置发生变化而产生光程差,此光程差回射到激光头(1),由激光直线度干涉仪的电路处理和计算机运算后得到直线度误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直线度干涉仪的光路系统,其特征在于由激光头(1)发出的f1光的路径依次为偏振分光镜(6)、四分之一波片(10)、双光楔(11)、双平面反射镜(12)、双光楔(11)、四分之一波片(10)、偏振分光镜(6)、角锥棱镜(8)、偏振分光镜(6)、四分之一波片(10)、双光楔(11)、双平面反射镜(12)、双光楔(11)、四分之一波片(10)、偏振分光镜(6)、激光头(1);由激光头(1)发出的f2光的路径依次为偏振分光镜(6)、反射镜(7)、四分之一波片(9)、双光楔(11)、双平面反射镜(12)、双光楔(11)、四分之一波片(9)、反射镜(7)、偏振分光镜(6)、角锥棱镜(8)、偏振分光镜(6)、反射镜(7)、四分之一波片(9)、双光楔(11)、双平面反射镜(12)、双光楔(11)、四分之一波片(9)、反射镜(7)、偏振分光镜(6)返回激光头(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工具研究所,未经成都工具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2935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橡皮槽焊接专用角焊机
- 下一篇:一种桥上无砟轨道纵向力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