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黄病毒包膜E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29572.1 | 申请日: | 2010-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918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秦成峰;祝庆余;邓永强;郭亚军;戴建新;秦鄂德;姬广辉;姜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K14/18 | 分类号: | C07K14/18;C07K16/10;C12N15/13;C12N15/63;C12N1/15;C12N1/19;C12N1/21;C12N5/10;C12N5/20;A61K39/42;A61K48/00;A61P31/14;C12R1/91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 |
地址: | 10007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病毒 包膜 蛋白 单克隆抗体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病毒包膜E蛋白的功能表位、与这个表位特异性结合的单克隆抗体及其在制备抗黄病毒药物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黄病毒科(Flaviviridae)黄病毒属(flaviviruses)包括70多种病毒,其中的40种与人类疾病相关,如登革病毒(Dengue virus,DENV)、日本脑炎病毒(JapaneseEncephalitis Virus,JEV)、森林脑炎病毒(Tick-borne Encephalitis Virus,TBEV)、黄热病毒(Yellow Fever Virus,YFV)和西尼罗病毒(West Nile Virus,WNV)等。这类病毒往往导致人兽共患性疾病,加之其中多数病毒主要通过节肢动物媒介进行传播,常导致疾病的暴发流行,是全球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目前,超过60亿人处于黄病毒感染的危险中,包括亚洲和澳大利亚北部地区的日本脑炎病毒;非洲和南美洲的黄热病毒;非洲、中东、欧洲、亚洲和大洋洲及最近在西半球流行的西尼罗病毒;森林脑炎病毒,包括在欧洲和亚洲某些地区的欧洲和远东亚型;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登革病毒。我国由于地域辽阔,生态环境复杂,加之全球气候变暖,病毒媒介的广泛存在,我国面临包括登革热、乙型脑炎和森林脑炎等病毒在内的严峻的虫媒病毒性传染病威胁,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近2年,在广东,山西和海南等省爆发的日本脑炎流行以及在广东和福建地区的登革热患者就达近千人。
黄病毒引起的疾病临床表现比较复杂,一是表现为头痛、呕吐、嗜睡、抽搐和昏迷等一系列脑炎症状;二是表现为发烧、全身肌痛、关节痛和皮疹等全身系统性疾病的症状,严重者可侵犯内脏如肝和肾,还可发生出血和休克。对于黄病毒病的有效预防和控制的关键是发展安全、有效的黄病毒疫苗,但除黄热病毒,乙型脑炎病毒和森林脑炎病毒外,尚无疫苗预防其它的黄病毒疾病,而且这些疫苗均以传统的灭活疫苗和减毒疫苗为主,在特异性和安全性方面存在不足。抗病毒药物在治疗虫媒黄病毒性疾病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也尚无特效药物,临床治疗上均采用支持疗法。尽管目前已有一些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利巴韦林等,但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对机体细胞具有一定毒性,并具有诱发基因突变的潜在危害,应用范围有限。相比而言,单克隆抗体治疗具有较强的病原体特异性,不影响正常的组织和细胞,相对比较安全,目前随着人源抗体研究技术的发展,已完全可克服鼠源抗体的免疫原性问题,已有越来越多的学者进行抗病毒单克隆抗体的研究,以期用于病毒感染的被动性免疫治疗与预防,使得其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显示出其它类型药物无可比拟的优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295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