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活动双法兰平衡挠性接管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29592.9 | 申请日: | 2010-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923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发明(设计)人: | 周相荣;丁炜;王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L27/10 | 分类号: | F16L27/10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褚竺 |
地址: | 2000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动 法兰 平衡 接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件可调联接,特别是一种包含挠性的联接。
背景技术:
在工业、交通运输等领域,为了消除或降低管路传递振动和噪声,广泛采用挠性接管,而一般的挠性接管会产生轴向变形,给所连接的管路或设备带来有害的附加力和位移,为此,人们提出自平衡挠性接管的技术方案,其特点是在管路负载的条件下,平衡其所连接的管路或设备产生的轴向位移和相应反作用力,比较典型的结构如带内装紧固件式接头的加固橡胶管,其骨架层采用钢丝缠绕,接头采用为内装紧固件式,钢丝缠绕在内装结构件上,依靠法兰安装力将其锁紧,使管件具有良好防拔脱性能,这种结构缺点是平衡性较差,接头尺寸、重量及刚度较大,位移补偿能力小,减振降噪性能差;另一结构是现有产品“平衡式橡胶减振接管”和“平衡式金属波纹管”,是采用外加限位结构以求平衡,其平衡性差,其限位结构还使其位移补偿能力降低;又一结构是“三法兰结构自平衡式挠性接管”,其特点是由内、外和中间三法兰及隔离套组成,管体在工作压力作用下,其周向和轴向应力的合力方向和骨架材料芳纶线的缠绕角度重合,能补偿因芳纶线伸长率产生的影响,使管体的轴向变形趋于零,具良好平衡性和抗拔脱能力,但该结构在管路安装时由于三法兰结构不易对中安装困难,而且也由此为安装而影响挠性管内芳纶线的缠绕线的缠绕角改变而使其平衡性下降;针对此,业者提出一种“活动法兰自平衡挠性接管”,该方案除采用上述纤维骨架层螺旋式缠绕结构特点以外,其挠性接管两端一体成型有一梯形截面刚性环,挠性接管两端呈凸缘状,在该凸缘内侧分别套设有一可活动连接法兰,其特殊的凸缘结构改善挠性接管的承载条件,可活动连接法兰从根本上解决所述的三法兰结构存在的缺陷,但该方案利用挠性接管凸缘状端部和外接钢质法兰的装配压力直接施加在二者接合面上形成密封压力,虽然能省去常规用的密封件,但此时的外接法兰必须制成相应的形状和必要的光洁度,不仅使管路安装的技术要求提高,而且也会增加成本,如安装使用不当,还可能影响该管路连接的位移补偿能力和减振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改进的活动双法兰平衡挠性接管,它能大幅度提高挠性接管的抗拉强度和抗高压密封性,又能保持良好平衡性,并能采用结构简单的外接法兰,方便推广使用。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活动双法兰平衡挠性接管包括有挠性管、密封环、挠性管法兰和外接法兰,挠性管二端部的主凸缘分别一体成型有一梯形截面刚性环,挠性管二端部的主凸缘的后侧分别套设有一挠性接管法兰,挠性管和挠性接管法兰之间呈滑动配合,其特点是:在挠性管的两端部分别一体成型有一具异形截面的密封环,该密封环后侧挖设有一梯形槽,该梯形槽内容置有挠性管呈梯形截面的主凸缘,该密封环的前端面挖设有一和外接法兰的密封凸肩对应配合的密封槽。连接装配时,密封环的密封槽内可放置垫圈,活套的挠性接管法兰和外接法兰方便对中后以螺栓连接固定,其密封接合状态和普通管路法兰连接相同,异形截面密封环的梯形槽和挠性管主凸缘的配合,能在高压流体的作用下形成特有的良好抗高压的拉力强度和密封性。
本发明采用挠性管梯形截面主凸缘和刚性的密封环结合的方案,当挠性接管充压工作时,主凸缘和密封环的梯形槽后端配合处建立局部高压,使连接处的密封性能大幅度提高,挠性管和刚性密封环结合后,既能使挠性接管的抗拉强度明显提高,又能使挠性管和外接法兰的接合面均为刚性接合面,即为普通管系法兰的连接,只需加设普通垫圈(如钢质或纸质),就能保证高压密封,大大简化各管系中大量外接法兰的特需结构的制作,既方便用户,也可大幅降低设备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活动双法兰平衡挠性接管纵剖视示意图。
图2是图1中一端的局部放大剖视示意图。
图3是图1中密封环局部放大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活动双法兰平衡挠性接管包括有挠性管1、密封环2、挠性管法兰3和外接法兰4,挠性管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密封环2和套设有一挠性管法兰3,其中挠性管法兰3和外接法兰4可由螺栓实现对接。
挠性管1包括有管体11、骨架层12、配合段13、主凸缘14、刚性环15、过渡段16和凸缘17,其两端结构对称相同,其中:
管体11是由常规橡胶制成的管状体;
骨架层12,是和管体11一体成型的增强结构,其材质可为芳纶纤维或钢丝,并以最佳接管平衡性、纤维强度和接管刚度分析确定纤维的缠绕角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四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2959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