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恒温恒湿操作台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29739.4 | 申请日: | 2010-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136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25 |
发明(设计)人: | 林彩;刘耀;刘松青;夏培元;王章阳;唐敏;赵映兰;来小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G01N30/90 | 分类号: | G01N30/90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50213 | 代理人: | 袁庆民 |
地址: | 400038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恒温 操作台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药品、试剂等试样进行分析的操作台。
背景技术
在对药品、试剂等试样进行分析的过程中,为避免温度、湿度的变化影响到分析结果的 准确性和重现性(也即多次分析结果的相对一致性),人们往往需要在恒温、恒湿条件下进 行。例如,以薄层层析法(TLC)来对试样进行薄层色谱分析过程中,如果没有在恒温、恒 湿条件下进行,不但分析结果的准确性较差,而且基本上没有可重现性。
在现有薄层色谱分析技术中,为确保分析环境恒湿,主要有“硫酸溶液法”和“无机盐 饱和溶液法”等方法。前者是在双底槽的层析缸中,于一侧底槽内加入适当浓度的硫酸;把 点样(用毛细管吸取试样,再把其试样点滴在涂有硅胶或氧化铝等的薄层板上,称为“点样”) 后的薄层板放入层析缸的另一侧底槽中后,密闭一段时间(约30min)待层析缸内实现缸内 湿度平衡;再打开层析缸,在薄层板所在底槽内加入展开剂以让试样在薄层板上展开(试样 随着薄层板涂层上展开剂的浸汲而进行迁移的过程称为“展开”),然后对展开后试样进行色 谱分析。后者是将点样后的薄层板放在层析缸中,把该层析缸放在密闭的另装有无机盐饱和 溶液的干燥器内;平衡一段时间(约30min)后取出层析缸,再在层析缸底部加上展开剂以 让试样在薄层板上展开,然后对展开后试样进行色谱分析。这两种方式在避免湿度变化对分 析结果所造成不利影响方面,的确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而在确保于恒温条件下进行试样分析 方面,人们更是结合现有的恒温技术提出了若干种方法及其相应装置,其中,公告号为 CN2082416U,名称为《薄层恒温展开自动控制器》和公告号为CN2781369Y,名称为《薄 层色谱程序控温仪》均是这类装置。它们在避免温度变化对分析结果所造成不利影响方面, 也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效果。
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把上述恒湿控制的方法与运用恒温技术的装置结合起来,可以 说不经过创造性劳动即可实现的。例如,在《薄层恒温展开自动控制器》的展开室(其附图 标记为8)内、在《薄层色谱程序控温仪》中层析缸(其附图标记为11)所在的箱体内,放 置盛装有适当浓度的硫酸或无机盐饱和溶液的敞开容器即可;或者把前者展开剂槽(其附图 标记为3)改成前述的双底槽、把后者的层析缸(其附图标记为11)换成双底槽层析缸等等。
然而,由于在对试样进行薄层色谱分析过程中,往往每次并不一定是只对一种试样进行 分析(可能同时对几种试样进行分析);在对一种试样进行分析时,也不会仅仅只在一片薄 层板上进行(往往需要同时在多片薄层板上进行,以取平均值)。这样一来,如果按照现有 技术装置对应的操作方法、或按照现有技术装置与恒湿控制方法结合起来的操作方法来进行 的话,每一片薄层板在完成点样后,就必须立即放入前者的展开剂槽或后者的层析缸中,否 则,在等到所有薄层板均完成点样操作后再一并放入时,前面完成点样操作的试样就早已受 到外界温度与湿度的影响了;而在每一片薄层板完成点样后,就立即放入前者的展开剂槽或 后者的层析缸中情况下,又由于反复打开的原因,前者的展开室内、后者的层析缸所在的箱 体内的恒温环境又遭到破坏,前面完成点样操作的试样,同样也会受到了温度和湿度变化的 不利影响。
与薄层色谱分析中有“点样”这一(自动或手工的)“操作过程”和“展开”这一(化 学和/或物理的)“反应过程”相似,某些对药品、试剂等试样进行分析的过程中,也往往包 括了“操作过程”和“反应过程”。从上述对现有技术的介绍中可以,对于在“操作过程” 中的恒温、恒湿环境控制,现有技术却没有解决。
解决这一问题的任务提出后,本领域技术人员自然会联想到,与本领域十分接近的一种 无菌操作台。该无菌操作台的台面上有一个带密封门的无菌操作柜,在无菌操作柜前有一个 观察窗,在观察窗的下部或下方有能够让至少一个操作者的双手伸进无菌操作柜的“手孔”, 把该手孔密封起来的,是能够把无菌操作柜与外界隔开的隔离手套(通常由医用橡胶制成)。 人们在进行无菌操作时,把手伸进该隔离手套中、以戴着该隔离手套来伸进无菌操作柜内进 行无菌操作。也就是说,保留其观察窗、手孔和手孔上的隔离手套,仅结合现有的恒温、恒 湿技术把无菌操作柜改成恒温、恒湿柜,就能基本达到改造目的、取得相应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297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检测电路的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 下一篇:磁控管模拟热源的胀紧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