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果保鲜纸板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30147.4 | 申请日: | 2010-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060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发明(设计)人: | 沙力争;肖功年;赵会芳;王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科技学院;沙力争 |
主分类号: | D21H19/72 | 分类号: | D21H19/72;D21H21/14;D21H19/44;D21C5/02 |
代理公司: | 杭州赛科专利代理事务所 33230 | 代理人: | 陈辉 |
地址: | 310023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果 保鲜 纸板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纸板,具体的说是一种水果保鲜纸板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水果的保鲜主要有物理法和化学法两类。
①物理法保鲜
物理保鲜方法主要有:低温贮藏、气调贮藏、减压贮藏、电磁辐射贮藏。这些物理的保鲜方法虽然具有较好的保鲜效果,但是一般需要专门的设备、投资大、操作复杂、运行费用高,大范围第一时间内使用有很大的困难。尤其是中国具有广阔的农村,果园面积相对小而分散,物理保鲜法不适合水果采后第一时间保鲜
②化学法保鲜
化学法保鲜分直接保鲜法和间接保鲜法。直接保鲜法一般以杀菌保鲜剂直接浸泡水果或在其表面涂上一层保鲜涂膜,达到抑制水果呼吸或杀菌防腐的作用。浸渍法的杀菌防腐剂多用于在水果表面喷洒或浸渍,保鲜效果并不特别长久,且多使用化学防腐剂。涂膜保鲜成本高,并不适用于大规模的水果保鲜。浸渍法和涂膜法由于大量使用化学物质,且全是接触型保鲜,对人体健康存在严重的隐患,不属于绿色保鲜包装。间接保鲜法主要是将保鲜剂混入或涂布于纸基再包装水果。在纸基生产过程中加入保鲜剂并制成保鲜纸或纸袋,或是在纸的表面涂敷相应的保鲜剂制成保鲜纸或纸袋用于水果的保鲜包装。保鲜纸和纸袋在使用过程中,对二氧化硫气体等保鲜组分的释放速度较难控制,且保鲜纸由于生产过程较复杂,使用时需逐个套袋包装,有操作不方便、耗时、成本高等缺点,故也不适用于大规模使用。另外保鲜纸或纸袋与水果接触面积大,存在化学保鲜剂与水果直接接触的缺点,也不属于绿色保鲜。化学法保鲜的水果难以在采摘后第一时间得到保鲜处理,且其仍需要瓦楞纸箱或发泡塑料箱进行包装运输和贮存,增加了保鲜和包装的程序和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再生的绿色保鲜包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集保鲜包装和贮运包装功能与一体,可在造纸机上在线连续大规模生产的一种具有良好环境相容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果保鲜纸板,该水果保鲜纸板是由纸板原纸和涂敷于其表面的保鲜涂层组成,纸板原纸主要由废纸制作,定量90~100g/m2,为起保鲜作用的主要是保鲜涂层,其特征在于,保鲜涂层主要成分为白硅石类乙烯吸收剂及乳酸链球菌素、纳他霉素生物抗菌防腐剂,保鲜涂层的定量为5~30g/m2。
为了更好的稳定保鲜涂料及有利于其发挥作用,保鲜涂料中还含有高岭土、聚丙烯酸钠、氧化淀粉。白硅石与高岭土、聚丙烯酸钠、乳酸链球菌素、纳他霉素、氧化淀粉的重量份数比为1∶0.25~1.5∶0.005~0.01∶0.0003~0.0005∶0.0001~0.0003∶0.2~0.5。
一种水果保鲜纸板的制备方法。
其制备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①以废纸为主要原料经碎解、高浓除渣、疏解、低浓除渣和筛选制成纸浆,用圆网造纸机或叠网造纸机抄制成形,经机械压榨、烘干成定量为90~100g/m2的纸板原纸。
②将重量份数比为1∶0.25~1.5∶0.005~0.01∶0.0003~0.0005∶0.0001~0.0003∶0.2~0.5的白硅石、高岭土、聚丙烯酸钠、乳酸链球菌素和纳他霉素加入高速分散机中,再加入重量份数比为0.5~1.0的水,开机高速分散0.5~3.0小时,至其完全分散后过滤制成颜料分散液。将重量份数比为0.2~0.5和0.5~1.0的氧化淀粉和水加入溶解桶,开动搅拌器搅拌均匀后,加热至90~95℃,继续搅拌0.5~1.0小时至其溶解制成氧化淀粉液。将颜料分散液泵入涂料混合桶,加入氧化淀粉液,制备成保鲜涂料液,经180~200目筛过滤后,放入涂料贮存桶中备用。
③将涂料液经机内涂布机涂布于纸板原纸的表面,形成定量为5~30g/m2的保鲜涂层,经二次干燥、压光整饰后即得定量为95~130g/m2的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科技学院;沙力争,未经浙江科技学院;沙力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3014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