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加工充电器外壳的聚苯醚树脂材料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30261.7 | 申请日: | 2010-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925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04 |
发明(设计)人: | 李健;王联合;袁文;茅大联;隋轶巍;李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星辰合成材料有限公司;南通中蓝工程塑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1/12 | 分类号: | C08L71/12;C08L53/02;C08L25/06;C08L23/08;C08L23/06;C08L83/04;C08K5/134;C08K5/526 |
代理公司: | 南通市永通专利事务所 32100 | 代理人: | 葛雷 |
地址: | 226017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加工 充电器 外壳 聚苯醚 树脂 材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加工充电器外壳的聚苯醚树脂材料。
背景技术:
聚苯醚树脂组合物具有优越的机械性能、耐电性能、耐热性能、良 好的尺寸稳定性,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汽车配件等行业。这些行业要 求材料具有高强度、高韧性、高阻燃、高耐热等,如充电器外壳、接线 盒、仪表板以及汽车进气组件等。但是,许多这些相同的组件被制成多 个制件,这些制件需要按照一定的方法组装成制品以满足要求,目前应 用最多的是采用超声波焊接技术,使制品达到使用目的。
超声波焊接是一种在高频电磁波振动下、使电磁波能转化成热能、 并使塑料制件接触面熔融结合在一起的焊接方法。超声波焊接主要跟焊 接频率、焊接压力、焊接时间等有关。制品接触面在高频振动熔融下, 需在制品表面提供一定压力使其融为一体,超声波停止后,压力仍需持 续几秒,使其凝固定型。为满足焊接强度,焊接时需提供足够的压力和 停留时间,这要求制品接触处需有足够的强度和低的摩擦系数,以保证 制件表面没有压痕、刮花现象。为满足制件表观要求,焊接压力越低, 制品表面出现压痕和刮花现象的几率越少。目前聚苯醚树脂组合物材料 在进行充电器外壳焊接时,经常会出现压痕和刮花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制品在进行超声波焊接时 出现的压痕和刮花问题的用于加工充电器外壳的聚苯醚树脂材料。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用于加工充电器外壳的聚苯醚树脂材料,其特征是:由下列重 量的组分组成:
聚苯醚树脂 50~100份
聚苯乙烯树脂 20~40份
弹性体 2~10份
阻燃剂 4~15份
聚烯烃 1~10份
硅酮母粒 0.5~5份
主抗氧剂 0.2~0.5份
辅助抗氧剂 0.2~0.5份。
聚苯醚树脂是2,6-二甲基苯酚的聚合物和2,6-二甲基苯酚和2, 3,6-三甲基苯酚的共聚物,其特性粘度为0.2-0.6dl/g。
所述的聚苯乙烯树脂是聚苯乙烯。
弹性体是丁苯橡胶、氢化丁苯橡胶、乙丙橡胶或聚烯烃。
阻燃剂是磷酸三苯酯(TPP)、四苯基(双酚-A)二磷酸酯(BDP)、四苯 基间苯二酚二磷酸酯(RDP)或芳烯缩合磷酸酯(PX-200)。
聚烯烃是高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乙烯 -丙烯共聚物、乙烯-丁烯共聚物或聚丙烯。
所述的硅酮母粒是以低密度聚乙烯为载体的二甲基硅油、甲基苯基 硅油、乙基羟基硅油、甲基苯基乙烯基硅橡胶或硅树脂。硅氧烷含量在 40-60%。
所述的主抗氧剂为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十八醇酯、β-(3, 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十八醇酯或2,2亚甲基双(4-甲基-6-叔丁 基苯酚);辅助抗氧剂为亚磷酸三(壬基苯基)或亚磷酸三(2,4-二叔 丁基苯基)酯。
本发明通过在聚苯醚树脂组合物中加入合适的助剂,提高了制件的 表面润滑,降低了焊接时所需的压力,解决了制品在进行超声波焊接时 出现的压痕和刮花等问题。该产品主要应用于充电器外壳、接线盒等需 进行超声波焊接的领域。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以下方法测试和评价实施例与对比例中组合物的性能。
(1)拉伸强度
所述的拉伸强度按ASTM D-638测试。
(2)弯曲强度
所述的弯曲强度按ASTM D-790测试。
(3)Izod缺口冲击
所述的Izod缺口冲击按ASTM D-256测试。
(4)阻燃性
所述的阻燃性按UL-94标准测试。
(5)超声波焊接
通过注塑制成外壳,在其它工艺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通过调整焊接 压力大小来满足外壳焊接强度的要求,即焊接好的制品(制品中已安装 好一定的电子元件)于1m的高处按六个面的方向进行自由跌落,跌落 六次后完好无损(无刮痕)就算焊接强度通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星辰合成材料有限公司;南通中蓝工程塑胶有限公司,未经南通星辰合成材料有限公司;南通中蓝工程塑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3026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黄姜中黄色素纯化方法
- 下一篇:一种医用聚乙烯醇精氨酸共混膜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