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质过滤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30323.4 | 申请日: | 2010-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859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8 |
发明(设计)人: | 贾振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万通健康用品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6/02 | 分类号: | B01D36/02;B01D24/10;C02F1/00;C02F1/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0000 辽宁省沈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质 过滤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过滤器,尤其涉及一种可用于热水器、洗衣机等家用电器上的水质过滤器。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家庭使用的自来水中杂质较多,生活用水不达标,热水器和洗衣机经常以为常年累积,积下来的污垢,导致水管堵塞;热水器的加热管容易积攒水垢,水垢与加热管之间形成了一定的厚度,使得自来水不能与加热管进行更好的接触,延长了加热的时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直接在水管上安装过滤网,但是这种方法使用时间长了之后,不易清洗,使用十分麻烦,给人们生活带来一些困扰,生活成本也随之加高。
水质过滤器在国内使用已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普及,在用水时,采用过滤器对水肿的杂质进行深度过滤,较好的减少了因为水质引起的诸多问题,例如,热水器水管产生水垢,杂质堵塞水管,以及劣质水源直接接触皮肤,对皮肤造成伤害等一系列问题。然而,当前的产品以裸露滤芯的过滤器为主,滤芯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滤芯材料被杂质堵塞以及吸附在滤材外表面导致过滤、吸附的效果明显下降,因此需要更换滤芯,甚至淘汰旧的过滤器,增加了生活成本。而且更换滤芯过程也较为复杂,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更换。因此也相应增加了人工成本。上述缺陷及不足直接影响过滤器的普及及使用范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方便拆卸滤芯、实用美观的水质过滤器,从而克服上述的缺陷及不足之处。
因此,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水质过滤器,包括封盖和壳筒,二者通过一橡胶圈密封连接;所述封盖上固定有出水口及进水口,分别连接进水管和出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质过滤器内含有两个过滤芯及过滤网;
第一个过滤芯为纤维滤芯,所述纤维滤芯中固定有渗水管,待过滤的水通过渗水管上的若干渗水孔流出,经过所述纤维滤芯,完成第一级过滤;
其中,所述进水口通过一个弯头与所述渗水管相连,用于将待带过滤的水直接输送到所述纤维滤芯;
所述过滤网连接在所述纤维滤芯下部,所述纤维滤芯为高密度纤维滤芯,用于滤除水中的泥沙、悬浮物、胶体、铁锈、固体杂质等,降低水的浑浊度;
第二个过滤芯为树脂滤芯,连接在所述过滤网下部,用于进行第二级过滤,所述的树脂滤芯为软化阳离子树脂滤芯,可以起到软化水质、防垢除垢的作用,过滤后的水由所述树脂滤芯的底部流出。
更优选地,所述树脂滤芯周壁为密封壳体,壳体下部带有若干个圆形小孔,用于经所述树脂滤芯过滤后的水流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由于采用了高精度、高强度、高通量的双节滤芯,制出的水洁净、无菌、无污染。本发明安装在热水器、洗衣机进水管之前,使用热水器时,加热管与水有充分的接触,从而达到节省能源、延长加热器使用寿命;使用洗衣机时,水与衣物有良好的渗透,过滤后的水可以将衣物清洗的更为洁净。
由于采用分体的设计,将封盖拧开后,可以方便的将两级滤芯取出,便于更换新的滤芯,避免了直接更换过滤器,减少了使用成本,延长过滤器的使用寿命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一种水质过滤器,包括壳筒1和封盖2,二者通过一橡胶圈11密封连接;封盖上固定有进水口3及出水口4,分别用于连接进水管和出水管,水质过滤器内含有两个过滤芯及过滤网8;本发明采用的过滤芯分别为纤维滤芯7和树脂滤芯9,两级滤芯通过一个滤网8连接,纤维滤芯7为高密度纤维滤芯,其内部设置有一带孔的渗水管6,并通过一L型的塑料管5与进水管相连,该塑料管5与进水管之间通过一四分对丝连接。软化阳离子树脂滤芯9周壁为密闭塑料壳体,底部有6个规则分布的圆形渗水孔。所述高密度纤维滤芯7用于将自来水进行一次过滤,滤除水中的泥沙、悬浮物、胶体、铁锈、固体杂质等,降低水的浑浊度;树脂滤芯,连接在所述过滤网下部,用于进行第二级过滤,所述软化阳离子树脂滤芯9,可以起到软化水质、防垢除垢的作用,过滤后的水由所述树脂滤芯9的底部流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万通健康用品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沈阳万通健康用品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3032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