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保温墙体砖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30568.7 | 申请日: | 2010-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923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04 |
发明(设计)人: | 徐志;毕·撒母耳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志 |
主分类号: | C04B28/30 | 分类号: | C04B28/30;E04C1/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李荣文 |
地址: | 61005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温 墙体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墙体材料用砖,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建筑领域内的保温 墙体砖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控制耕地面积的减少,国家已禁止用粘土烧制红砖,为此人们先后研 制出各种非粘土砖,保温墙体砖是其中的一种。保温墙体砖用于堆砌墙体,是 近几年才开始的,目前国内对用于建筑墙体的保温墙体砖没有具体的标准,只 有相应的加气砖的标准。现有的节能建筑墙体采用的节能保温措施是在普通墙 体的外面涂抹保温砂浆或外挂保温板,这种方法由于保温板和水泥之间不具亲 和力,造成两者的结合不牢固,因此在建筑过程中或后期使用中可能会出现墙 面开裂的问题,造成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调整保温墙体砖的成分和原料组分、加 入添加剂及调整添加剂配比制备施工简易、成本低的保温墙体砖,不再需要在 砌筑的墙体外涂抹保温砂浆或外挂保温板,以解决墙体易开裂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保温墙体砖,其 中制备时采用的原材料的重量份数为:硅酸盐水泥130-180份,氯氧镁水泥 70-120份,沙子20-30份,增强剂3-6份,胶质剂2-3份,液体发泡剂0.5-1.5 份,聚苯乙烯泡沫颗粒6-12份,水120-180份。
上述保温墙体砖的制备方法为:
1)按重量份数比计算,取聚苯乙烯泡沫颗粒6-12份;
2)按重量份数比计算,将硅酸盐水泥130-180份、氯氧镁水泥70-120份、 沙子20-30份、增强剂3-6份混合后进行搅拌;
3)按重量份数比计算,在120-180份的15-25℃的水中加入胶质剂2-3份、 液体发泡剂0.5-1.5份,通过发泡机产生气泡;
4)将步骤2)和步骤3)中混合均匀的物料与聚苯乙烯泡沫颗粒通过输送 管道送至搅拌机进行搅拌,制成浆料;
5)将上述浆料注入保温墙体砖模具内成型;
6)常温下养护,初凝固化后脱模,待完全凝固后制成成品。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聚苯乙烯泡沫颗粒本身与 水和水泥不具有亲和力,因此在加入液体发泡剂后不但可以产生大量的空气气 泡,同时还可以去除聚苯乙烯泡沫颗粒表面的油脂层,增强了聚苯乙烯泡沫颗 粒与水泥间的结合力,再加上胶质剂的粘结作用,使聚苯乙烯泡沫颗粒的表面 形成水泥包裹层,从而最终形成强度高、且不易开裂的蜂窝状建筑的保温墙体 砖;同时大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避免了原材料的浪费。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以硅酸盐水泥、氯氧镁水泥和沙子为基料,以聚苯乙烯泡沫颗粒为 骨料,加入早强剂、增强剂、胶质剂、液体发泡剂,按一定配比搅拌成浆料、 成型、养护制备而成。胶质剂为市售建筑胶水,以下为本发明的六个具体实施 例。在使用早强剂、增强剂、液体发泡剂时按照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使 用。
实施例一
一种保温墙体砖,制备时采用的原材料的重量为:硅酸盐水泥130kg,氯氧 镁水泥70kg,沙子30kg,增强剂3kg,胶质剂2kg,液体发泡剂0.5kg,聚苯乙 烯泡沫颗粒6kg,水120kg。其中,硅酸盐水泥为425(R)硅酸盐水泥,增强剂 采用的是天津双利防水材料建筑装饰服务公司生产的ULTRA GLOSS增强剂,胶 质剂采用的是四川恩典环保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801建筑胶水,液体发泡剂采 用的是德国帕纳音聂尔有限公司(Partner Ingenieur Konir Gmbh)生产的规 格为100升或300升的液体发泡剂(Litho Foam SL 100-L/300-L)。
实施例二
一种保温墙体砖,制备时采用的原材料的重量为:硅酸盐水泥180kg,氯氧 镁水泥120kg,沙子20kg,增强剂6kg,胶质剂3kg,液体发泡剂1.5kg,聚苯 乙烯泡沫颗粒12kg,水180kg。其中硅酸盐水泥为525(R)硅酸盐水泥,增强 剂采用的是杭州安泰地面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增强剂,胶质剂采用的是武汉远 程狮子山化工涂料厂生产的107建筑胶水,液体发泡剂采用的是山东省烟台市 蓝海湾建材有限公司生产的发泡剂。
实施例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志,未经徐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305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钛酸钡陶瓷纤维的连续纺丝方法
- 下一篇:一体式慢滤给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