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轴承滚珠直径超精密在线测量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30646.3 | 申请日: | 2010-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992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1 |
发明(设计)人: | 杨磊;程曦;麦云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11/08 | 分类号: | G01B11/08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吴宝根 |
地址: | 20009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轴承 滚珠 直径 精密 在线 测量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线测量方法,特别涉及一种轴承滚珠直径超精密在线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测量球径一般采用卡尺、三坐标测量仪和激光测量,多是静态测量。卡尺操作简单,读数直观,但无法测量小于半球的非完整球体,而且受量程限制,不宜测量直径较大的球体。且不能用于在线测量。三坐标测量仪很好的解决了上述问题,但是成本很高,体积较大,也不能在线测量。激光测量方法,用光切法比较多,通过激光扫描,在CCD镜头上测得球体所遮住的阴影区域,用最小二乘法计算出球体阴影区域的最大球体直径,精度高但造价高,不能用于在线测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针对目前无法实现在线测量球径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轴承滚珠直径超精密在线测量方法,能够在滚珠超精密研磨过程中实时测量直径值,此方法具有简单、操作方便、便于控制滚珠质量、工艺性好的特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轴承滚珠直径超精密在线测量方法,包括4个激光位移传感器,1个精密手动移动平台,具体方法如下步骤:
1)基于四点测球法,建立球体测量坐标系,通过激光位移传感器测量与球体之间距离值,将距离值转化为坐标值;
2)建立滚珠直径测量回归模型,在球体运动过程中,激光位移传感器不断采集距离值,得出大量点的坐标:用n个点(y1n,y2n,y3n)(i=1,2,…,n),其中至少有四点不在同一平面上,进行球面拟合,建立回归模型:Y=Xβ+ε其中:β=(α1,α2,α3,r)T;(α1,α2,α3)为被测球的球心三维直角坐标;r为被测球半径;I3为三阶单位矩阵;εi=(ε1i,ε2i,ε3i)T;(ri,θi)为第i个测点的球面坐标;
3)通过对模型的计算方法及精度估计,计算出球径值:(k=1,2,3),为测量的球面半径和球心坐标的加权最小二乘估计;为估计结果的精度估计。
所述激光位移传感器,选用基恩士的LK-G80,用于比对激光位移传感器的精度的精密手动移动平台,选用台湾坦联生产的CY-65,精度是0.001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轴承滚珠直径超精密在线测量方法,与其它球径测量仪相比,最大特点就是能够进行在线测量,并可以测量完整或非完整球体半径,再通过反馈控制系统,可以在线控制球体加工精度,降低加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轴承滚珠直径超精密在线测量方法中四点测球法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轴承滚珠直径超精密在线测量方法中球坐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采用四个激光位移传感器,四个激光位移传感器以固定长度安装在空间恰当位置,以其中一个测头建立空间坐标系,取为原点,激光位移传感器发出激光,就测得与球体之间的距离,通过距离计算,就知道了激光在球体上四个点的坐标,这样球体坐标值就可以确定。在球体运动过程中,激光位移传感器不断采集距离值,就得出大量点的坐标,多次测量就平均值,就得出滚珠直径的较精确值。
基于四点测球法,建立球体测量坐标系,通过激光位移传感器测量与球体之间距离值,将距离值转化为坐标值:空间要确定一个球,必须有四个参数,即球心坐标(a,b,c)和球半径R。对应地要已知球面上四个点的坐标才能建立四个方程,构成一个方程组。因此,为了实现球参数的测量,至少要建立四个测量点,即所谓四点测球法。如图1示:为采集测量点的坐标值,特选用激光位移传感器,本发明选择的激光位移传感器是基恩士的LK-G80,同时为了比对传感器的精度,使用的标尺是台湾坦联生产的CY-65系列的单轴精密手动移动平台,它的精度是0.001mm。
假设测点对应的空间坐标为(xi,yi,zi)(i=1,2,3,4),被测球的球心坐标(a,b,c),球半径为R满足:
(xi-a)2+(yi-b)2+(zi-c)2=R2 (i=1,2,3,4) (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未经上海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306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