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旋转伸出式无人值守自动发卡机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30680.0 | 申请日: | 2010-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010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8 |
发明(设计)人: | 贾恒石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家庄优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3/08 | 分类号: | G06K13/08;G07B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智科友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41 | 代理人: | 曲家彬 |
地址: | 050035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伸出 无人 值守 自动 发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速公路收费站的配套设备领域,涉及到一种无人值守的自动发卡机,特别是为方便司机取卡,出卡装置可以向外伸出的自动发卡机。
背景技术
在高速公路和停车场入口处,随着无人值守自动发卡机普及,会逐步的取代人工发卡;因为此产品能够替代人工发卡,可为高速公路营运商节约大量运营成本;所以在未来的十年内,随着无人值守自动发卡机的功能不断完善,性能不断提高,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汽车的使用越来越普及,人工费用越来越高,随着高速公路的里程增加,城市停车场兴建,无人值守自动发卡机在高速公路和停车场,同时在地铁,城市交通等领域会有很大的市场。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汽车的使用越来越普及,及对通行要求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提高,新一代无人值守自动发卡机应便于驾驶大,中,小不同车辆的司机取卡,目前使用的无人值守自动发卡机它的出卡装置是固定的,它的不足之处有(1)、由于无人值守自动发卡机是在高速公路和停车场出入口使用,司机应不下车将卡拿出,这时需把汽车尽可能的停在离无人值守自动发卡机近的地方,这时汽车就有可能和无人值守自动发卡机发生碰撞,在现实情况下每100台全自动收/发卡机在1年内被撞次数大于40次;(2)、由于目前使用的无人值守自动发卡机有大,小车收双排备用发卡口或发卡口共4个发卡口,发卡单元也设置为4个,大车、小车各自有独立的发卡单元,由于目前都采用日清日结方式,实际使用过程中,有的入口大车、小车数量不一致,而且因为储卡箱只能整体更换,非常不便于统计,不能很好地配合日清日结的方式;(3)、个别女司机胳膊短,因够不到卡不得不下车取卡,有可能造成堵车。针对以上现有技术中所造成的缺陷,必须考虑对现有的自动发卡机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由于出卡装置设计的缺陷导致司机在取卡时的不便利,进而导致损坏发卡机或容易发生堵车现象的技术问题,设计了一种无人值守自动发卡机,将出卡装置的出卡口朝向机箱内,通过转动块和偏心转轴旋转出卡装置,旋转后使出卡口面向司机,同时出卡口相对机箱向外伸出200mm左右,便于司机取出IC卡。
本发明为实现发明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旋转伸出式无人值守自动发卡机,发卡机的结构中包括机箱、安装在机箱内的发卡单元和出卡装置,发卡单元借助控制电路的程序命令将IC卡从储卡箱发到出卡装置,由出卡装置的出卡口送出,关键在于上述的出卡装置的结构中包括IC卡分类出卡机构,在IC卡分类出卡机构中设置有工位转换机构,工位转换机构中的转动块上设置有偏心转轴,IC卡分类出卡机构上的出卡口借助偏心转轴与皮带齿轮结构的传动由机箱内旋转至机箱外。
本发明的关键在于偏心转轴的设计,平时入口无车辆通过时,转动块将机箱的外面盖紧,也起到了美观和防止尘土的作用,IC卡分类出卡机构的工位设在待机工位,有车辆经过时,IC卡分类出卡机构进行工位转换,借助偏心转轴和转动块将IC卡分类出卡机构旋转出机箱外面,由于采用了偏心转轴,IC卡分类出卡机构伸出了机箱200mm,有利于司机取出IC卡。本发明还对IC卡分类出卡机构的方式进行了改进,考虑到每一个高速公路入口有不同车型的车辆经过,在IC卡分类出卡机构的不同高度处设置了多个出卡口,机箱内部的发卡单元由4个减少至2个,轮流发卡,无论大车、小车,都使用同一个发卡单元,储卡箱中IC卡发完后可直接换取,避免了原本大车储卡箱中剩余很多卡,而小车的储卡箱中IC卡已经发完,真正实现了日清日结,提高了工作效率。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自动发卡机在待机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向剖面图。
图3是本发明自动发卡机在发卡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4是图3中B-B向剖面图。
图5是本发明中的发卡装置的结构实施例。
附图中,1代表发卡机的机箱,2代表出卡装置,3是出卡装置中的IC卡分类出卡机构,3-1是出卡前面板,3-2是取卡板,3-3是电控转轴,3-4是取卡按钮,3-5是门禁装置,3-6是IC卡导向滑板,3-7是刷卡通行区,4是转动块,5是偏心转轴,6是坏卡回收箱。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家庄优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石家庄优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306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