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动式低剂量中子辐射刺激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30878.9 | 申请日: | 2010-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285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罗克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C12M1/42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夏平;瞿网兰 |
地址: | 21001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式 剂量 中子 辐射 刺激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育种设备,尤其是一种辐照育种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移动式低剂量中子辐射刺激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刺激生长装置是采用同位素γ源(中子发生管)、计时器、样品台和样品桶等组成。将被刺激的样品装入桶中,放在样品台上进行辐射刺激,计时器测定中子照射的时间,控制辐射刺激剂量。但是在养殖现场使用设备分散协调困难,在低剂量辐照刺激时剂量误差大,样品处理不均匀,影响试验结果的一致性,无法大范围推广,并存在辐射安全隐患。因此设计一种全新的辐照刺激装置是当务之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到现有辐照刺激装置存在的剂量误差大、均匀性不高、使用不便的问题,设计一种操作人员只需要根据不同处理样品输入辐射剂量、溶氧量和喷淋流量参数,自动对处理样本进行低剂量中子辐射刺激处理,减少工作人员对辐射刺激过程的干扰,自动控制辐照剂量,确保辐射安全的低剂量中子辐射刺激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移动式低剂量中子辐射刺激装置,包括水箱4和机箱9,水箱4和机箱9均安装在移动装置27,其特征是在所述的机箱9中设有中子屏蔽体20,导管7的一端固定在该中子屏蔽体20中,导管7的另一端伸入水箱4中,中子源13放置在导管7中并与驱动其在导管7中移动的、同样位于导管7中的传动杆19的一端相连,传动杆19的另一端伸出导管7并穿过中子屏蔽体20与安装在中子屏蔽体20外的驱动器17相连,γ屏蔽罩14套装在导管7上与中子源13停止位置相对应的位置处;所述的水箱4中安装有放置待刺激卵或幼体的丝滤网5和水位传感器15,前述的导管7的一端伸入该丝滤网5中,丝滤网5的上端设有卵或幼体加入口1,水位传感器15位于该卵或幼体加入口1处附近的水箱壁上,丝滤网5的下部设有与水箱底部的卵或幼体排放管11相通的出口28,丝滤网5的内部形成辐照腔6,出口28上安装有排放阀8,出口28的周围安装有均气环10;在水箱4中、丝滤网5的下部安装有增氧泵24和循环水泵12,增氧泵24通过增氧管26与均气环10相连通,循环水泵12通过循环水管23与安装在卵或幼体加入口1周围的喷淋环3相连。
所述的卵或幼体加入口1上设有水平透明盖板2。
所述的机箱9的上部设有斜置的主控面板16,机箱9的中下部设有内凹的电源控制面板18、气水控制面板21、阀门流量表22和气阀气压表25。
所述的移动装置27为机动车底盘、人力车底盘或带有滚轮的平板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利用中子对酶活性激活的物理方法,刺激生物体发育生长,没有化学刺激的污染;
2、本发明利用中子剂量监测和自动控制技术,监控生物体处理的中子辐射剂量;
3、本发明通过低水位控制保安装置,防止工作人员意外照射,确保安全;
4、本发明全封装式微电子控制器,防湿防潮,提高装置使用寿命;
5、使用本发明的装置在开机前只要确定辐射剂量、溶氧量和喷淋流量参数,装置就可以按照程序进行低剂量中子辐射刺激生长处理。
6、本发明结构简单,制造和使用均十分方便,可使用蓄电池作为动力在苗场现场进行辐照作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控制电路原理图。
图1中:1为卵或幼体加入口,2为水平基准板,3为喷淋环,4为水箱、5为丝滤网,6为辐照腔,7为导管,8为卵幼体为排放阀,9为机箱、10为匀气环,11为放卵幼体为管,12为循环水泵,13为中子源,14为γ屏蔽,15为水位传感器(即水位监控),16为主控面板,17为驱动器,18为电源控制面板,19为升缩传动,20为中子屏蔽体,21为气水控制面板、22为阀门流量表,23为循环水管,24为增氧泵,25为气阀气压表,26为增氧管,27为移动装置。
图2中:A为驱动器,B1为变压器,C1-2为电容,D为二极管,DB91~2为九芯插座头,F1为蜂呜器,J1~2为连接器,K1-4为电源开关,L1~8为指示灯,LK1~3为联动开头,R1~10为电阻,S为水泵,SH-11为监控模块,PV/A为电流电压表,PA为双向电流表,X为气泵,Y1~6为熔断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2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未经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3087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轻质耐火隔墙混凝土条板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带抑涡支孔结构的新型气膜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