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控源(集中)-截污(输导)-资源化处理农村非点源污染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30931.5 | 申请日: | 2010-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237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8 |
发明(设计)人: | 万金保;汤爱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源 集中 截污 输导 资源 处理 农村 非点源 污染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村污染尤其是农村非点源污染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农村非点源污染是鄱阳湖水体污染的重要因素。鄱阳湖地区集中了大量农田,农业生产 中化肥的不合理施用造成大量的氮磷未被农作物吸收而通过降雨径流产生淋失,从而最终对 水体造成氮、磷污染。目前鄱阳湖流域农村非点源污染所带来的危害已引起政府和环保研究 单位的重视,相继开发了不同处理工艺,并建立了各式农村非点源污染处理工程。
针对农村非点源污染特点,目前采用的主要是利用点源污染控制处理工艺。由于非点源 污染面广难以判定、污染数量难以确定、污染排放主体与点源污染之间存在根本性区别,即 排放主体从有规模的法人、组织或团体转变为分散的群体(甚至可能为数以万计的自然人) 等,结果是点源污染控制技术无法适应非点源污染特征,从而无法发挥其作用。农村乱搭建、 乱堆放、乱倾倒的情况比较严重,仅仅依靠农村污水管网改造模式无法有效改善农村“脏、 乱、差”现象;同时农村污水管网改造建设投资高,目前国家对农村改造资金存在分散利用 的情况下,使其无法推广应用。农村非点源污染诸如化肥流失污染、农药污染、畜牧养殖业 污染等等是其主要组成部分,是非点源影响范围最广泛的污染。而中国的农业生产往往比较 分散,并不像点源污染那样易于集中排放管理,因此对农村非点源来说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如 何控源,如何利用高效、低投入的污水处理技术,将污染物浓度控制在环境所能承受的范围 之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针对上述农村非点源污染处理的难点问题,提供“控源(集中)-截污(输导) -资源化”组合治理工艺。农村非点源污染产生的污水经此工艺处理后,出水可达到《城镇 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B标准(表一所示)。
表1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1.控源(集中):采用植物缓冲带、水塘、田间沟渠将农村生活、生产废水和地表径流 集中截污,输导进入人工湿地;可采用间作、套种和混播,改良轮作制度和草田轮作,少耕、 免耕,收割留茬等水土保持技术从源头上进行控制。
2.截污(输导):利用植物缓冲带、沼气池、天然沟渠、田间坑沟、鱼塘、人工湿地以 及其中的生物,如草、水生动植物等,不但可以集中、输导农村生活、生产废水,同时还可 对其中的污染进行截留。
3.资源化:“沼气池”工艺将生活污水和养猪废水转换为沼气及肥料,沼气可作为家用燃 气,沼液可用于农田作物的肥料;将污染物变为鱼类的食料,最终将废物资源化;湿地中种 植芦苇、菖蒲、水芹、慈姑、茭白、莲藕等经济作物,将废物资源化。
本组合工艺的构成包括:
1.家用沼汽池与农田菜地衔接,农田菜地通过田间沟渠或设计沟渠分别与好氧鱼塘和人 工湿地衔接,好氧渔塘与人工湿地衔接,人工湿地与兼性塘衔接;
2.植物缓冲带通过设计沟渠与好氧鱼塘和人工湿地衔接,好氧鱼塘与人工湿地衔接,人 工湿地与兼性塘衔接;
3.水塘通过设计沟渠与好氧鱼塘衔接,鱼塘与人工湿地衔接,人工湿地与兼性塘衔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突出性效果:
1.由于清水塘将村民洗衣、洗菜集中,洗涤废水更容易收集,解决了农村生活污水无法 集中或集中成本高的缺点。但它又区别于目前农村常见的水塘(大部分为死水),与下部处 理系统相接,利用田间天然沟渠将田间废水集中到养鱼塘中。
2.利用田间沟渠既可以输导又可以截留废水中的污染物,提高了总体处理效果。
3.鱼塘不再是被动的接受净化后的水,而是成为净化修复系统的一部分,将污染物变为 鱼类的食料;人工湿地不再是仅仅作为废水处理的一部分,而是通过种植经济作物将废物资 源化。
4.技术的一次性投资建设费用相对较低;运行费用也低。
5.运行和管理较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控源(集中)-截污(输导)-资源化”组合工艺模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具体控制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1.生活污水、养猪废水进入家用沼气池处理,处理后的污水进入农田菜地,农田菜地污 水通过田间沟渠或设计沟渠分别流入好氧鱼塘和人工湿地,好氧鱼塘的污水也可进入人工湿 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大学,未经南昌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309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链带输送机
- 下一篇:一种晶粒细化的高温合金铸造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