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焙烧-浸出处理褐铁矿型氧化镍矿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31130.0 | 申请日: | 2010-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986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1 |
发明(设计)人: | 翟秀静;符岩;范川林;畅永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B23/00 | 分类号: | C22B23/00;C22B1/02;C22B3/04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梁焱 |
地址: | 110004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焙烧 浸出 处理 褐铁矿 氧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矿物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褐铁矿型氧化镍矿的加工技术。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大规模冶炼提取镍的矿物主要包括两种:硫化镍矿和氧化镍矿。全球至今约探获的镍(金属)量约7000万吨,其中硫化镍矿约占42%,其余均为氧化镍矿。随着硫化镍矿储量的日益减少,氧化镍矿已经成为重要的镍资源。氧化镍矿是由含镍的岩石风化、浸淋、蚀变、富集而成。氧化镍矿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褐铁矿型,一般含铁40wt%以上,含镍0.8~1.5wt%;另一种是硅酸盐型,即硅镁镍矿,含铁较低,含镍约2.0wt%。由于氧化镍矿中镍呈化学浸染状态,镍品位较低,很难通过选矿获得较高品位的镍精矿。
工业上,处理氧化镍矿的方法主要包括三种:(1)熔炼工艺生产镍铁或镍锍,适用于含镍量较高的硅酸盐型氧化镍矿;(2)高压酸浸工艺,适用于含镁较低的褐铁矿型氧化镍矿;(3)还原焙烧-氨浸工艺,适用于褐铁矿型氧化镍矿。随着氧化镍矿的不断开采和利用,可采用火法熔炼工艺处理的含镍量较高的硅酸盐型氧化镍矿将日益减少。而对于储量较大的褐铁矿型氧化镍矿,从经济和技术的角度考虑,通常采用湿法处理。其湿法处理主要包括直接浸出和焙烧-浸出两类方法。
直接浸出主要有常压酸浸法(CN1552922A)、常压和中压结合的酸浸法(CN101001964)和高压酸浸等。在前两种浸出工艺中,浸出速率较慢,矿石中的铁氧化物和其它脉石溶出率高,酸耗过高。直接浸出法中,高压酸浸可以有效地将铁抑制在浸渣中,因而降低酸耗,每吨矿耗硫酸250~400kg,镍钴的浸出率较高,但工艺设备投资巨大,且由于在240~270℃的水热条件下,溶出的铝也发生水解,并容易在反应釜和管道中形成结垢,需要频繁清洗,且浸出渣中部分铁是以不稳定的黄钠铁矾形式存在,含有硫酸根,尚无合适的处理技术,对环境影响较大。
焙烧-浸出工艺可更为有效地回收镍、钴,提高经济效益。其主要包括还原焙烧-氨浸、硫酸化焙烧-水浸和还原焙烧-酸浸等。
如专利US2006/0263282A提出了一种还原焙烧-氨浸处理低品位氧化镍矿的方法。该工艺利用回转窑进行选择性还原氧化镍矿,接着在含游离氨的碳酸铵溶液中进行浸出。还原焙砂中的镍和钴被还原至金属态,以铁合金的形式存在,在氨浸过程中,在含氧的条件下,铁合金被浸出,接着溶液中的二价铁被氧化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实现镍和钴的回收。但由于氢氧化铁沉淀吸附有价金属等原因,镍钴的回收率较低(镍80~90%,钴小于80%)。此外,为了实现氨的循环利用,需要进行蒸氨等复杂操作,试剂消耗大,流程长,且氨氮废水处理问题突出。
又如专利CN101078061A提出了一种硫酸化焙烧-水浸处理低品位氧化镍矿的方法。其过程是将矿物和浓硫酸混捏后,在450℃下焙烧,矿物被硫酸化后,在700℃左右进行第二段焙烧,铁的硫酸盐分解生成的氧化物,而镍、钴的硫酸盐稳定,在水浸过程中镍、钴以硫酸盐的形式进入溶液。但是由于矿物中的钙、镁、铝等也被硫酸化,引起酸耗,加上硫酸的利用效率的问题,该工艺的硫酸消耗为:每吨矿耗酸200~450kg,且浸出渣中含硫酸根,不利于综合处理和环境保护。
专利CN101323909A和CN101392320A提出采用微波加热还原焙烧-酸浸处理氧化镍矿的方法。利用微波快速加热和选择性加热的特点,实现氧化镍矿的快速选择性还原,接着在稀硫酸体系中浸出,浸出液中的二价铁采用针铁矿沉淀法除去,可实现镍和钴的选择性浸出,镍和钴的回收率高于还原焙烧-氨浸工艺。然而,为了获得较高的浸出以及除铁效率,最好在密闭高压容器中进行浸出。此外,原矿中钙、镁、铝等也将部分浸出,从而引起酸耗。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焙烧-浸出处理褐铁矿型氧化镍矿的方法,达到简化工艺流程、提高镍浸出率的目的。
本发明方法工艺步骤如下。
(1)将褐铁矿型氧化镍矿破碎、磨细,磨细后粒度≤0.15mm的矿粉占全部矿粉的质量百分比≥70%。
(2)将磨细后的矿粉与含碳还原剂混合,制成直径为5~10mm的球团;在150~300℃温度下干燥至含水量≤10%(质量百分比)。
含碳还原剂为活性炭或焦炭,粒度≤0.15mm的还原剂占全部还原剂的质量百分比≥50%;按质量比,还原剂用量为矿粉的6~12%。
(3)将上述干燥后的球团放入焙烧炉中,在680~920℃的温度下进行还原焙烧,时间为60~180min,将氧化镍矿中的镍、钴和少量的铁还原至金属态形成铁合金,其余的铁主要以氧化亚铁和四氧化三铁的形式存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未经东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311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液成型工具
- 下一篇:开放散热式静电捕焦除尘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