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桩端板、工业法兰的生产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31230.3 | 申请日: | 2010-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231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8 |
发明(设计)人: | 张必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临安仁达高新材料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王洪新 |
地址: | 3113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桩端板 工业 法兰 生产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卷轧机械加工工艺,特别是管桩端板、工业法兰的热扎热卷工艺。
背景技术
PHC桩是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的简称,目前广泛应用于铁路、桥梁等工程建设中;该桩种制作方便、产品质量稳定性好,而且生产和使用成本均低于钢管桩。PHC桩的两个端面采用环形钢板作端板,端板之间是管状的钢筋注混凝土桩体。PHC桩的结构较大,长度一般大于10米,两个端板的内直径一般大于500mm,外直径一般大于600mm。
目前制造管桩端板常规工艺是在符合材质、厚度要求的钢板上用“气割”方法进行“裁切”,再对所获得环形的坯件进行车、钻等机械加工,才能得到所需规格的管桩端板。这种工艺的缺陷是钢材的利用率较低(裁切后的边角余料较多,无法再利用),资源没有充分利用;而且生产效率较低,制造成本难以进一步降低。
工业法兰与上述管桩端板的结构类似,几何尺寸较大(尤其是大型工业法兰,例如输油管道法兰),常规的加工工艺也相同;所以也存在着类同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管桩端板、工业法兰生产工艺的改进,该工艺应具有可充分利用资源、机械化程度高、产品质量好、成本较低的特点,并提高生产效率。
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是:管桩端板、工业法兰的生产工艺,依照以下步骤进行:
1)对钢材进行加热和轧制,得到所需截面形状的钢柱
将钢材原料置入加热炉中,加热至1100~1250℃,然后送入轧机中进行轧压,直至轧制成梯形截面的钢柱;
2)将钢柱热卷成螺旋形环形件
把轧制后得到的钢柱送入热卷机中进行卷轧,直至形成所需规格的螺旋形环形件;
3)将螺旋形环形件分割成单个螺旋圈的环形件
采用气割方法剖开螺旋形环形件,使其分成若干个只有一个螺旋圈的环形件;
4)通过压平、焊接工艺形成完整的圆环
将上述环形件放入压机中轧压成环状,然后在坯件上的连接缝部位进行焊接,使其形成完整的圆环;
5)进行所需的金属机械加工
对上述圆环形坯件进行车、钻、攻螺纹的机械加工。
所述条形钢柱的截面形状为环形轧制所需的梯形。
上述步骤1)中的轧制工序和步骤2)中的热卷工序是连续进行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由于热轧致使材料组织致密,且无残余应力,所以质量优于原有工艺。
2、只需一次加热就能完成轧制和热卷,实现一火成材,节能效果显著;
3、采用连续化生产,生产效率显著提高,生产成本得以降低(约降低25%)。
附图说明
图1是管状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热轧过程中的钢柱截面形状变化示意图。
图3是热卷前后的原料截面变化示意图。
图4是热卷后的螺旋形环形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气割后的环形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管桩端板的加工过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所述管桩端板包括一环形钢板1,该环形钢板上均匀开设有多个锚孔1-1,所有锚孔的中心形成一圆周;锚孔的侧面通过一通槽连通一穿筋孔1-2;这些就是现有管桩端板的结构。
该管桩端板的生产工艺,依照以下步骤进行:
1)对钢材进行加热和轧制,得到所需截面形状的钢柱
将外购获得的钢坯(Q235钢锭)置入加热炉(连续式加热炉)中,加热至1100~1250℃(优选1150℃),然后送入轧机中进行反复轧压,轧制成一定截面形状的钢柱。特别的,为了在后续热卷工序中得到较为理想(横截面接近矩形)的螺旋形环形件,钢柱的截面形状应当轧制成梯形;该梯形截面的几何参数(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度等参数)应当根据不同规格的管桩端板确定。图2中的P1、P2、P3表示钢坯截面在轧制过程中逐步变形为钢柱截面的过程。所述压机推荐选用180~500吨规格。
2)将钢柱热卷成螺旋形环形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临安仁达高新材料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临安仁达高新材料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312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